当好班级大家长——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发布者:陈贤英     所属单位: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凤美小学     发布时间:2015-12-13    浏览数:4

班主任,这个班级大家长,是世上权利最小的主任,是学校里最累的人,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人。尽管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现在的学生也很有个性,难以管束。但我认为只有做了班主任,你才能真正地了解这些学生,才能体会当教师的乐趣。那么,要如何当好这个班级大家长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关心爱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法离开一个——爱。”热爱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热爱全体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这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教师的神圣天职,更是搞好班级工作、转化学生思想、促使学生进步的动力和前提。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的典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其弟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成为“万世师表”,根源在于他对学生真正做到了“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而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无限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英国哲学家罗素就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是的,只有爱学生的人,才可能教育学生。因为人的情感是互相交流的,师爱与母爱一样,都是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如果你喜欢你的学生,处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就会为你的爱所感动,自然会喜欢你,接受你的教育,这就是“爱的效应”。所以,班主任只有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学生,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好学生。

 

二、实行快乐的沟通。

  
  首先是与学生快乐沟通。在班上,班主任自己虽然是孩子王,却不能因此而高高在上。要摘下“师道尊严”的桂冠,与学生打成一片。让他们对自己既敬重又亲密,即依赖又独立。有事畅所欲言而不隐瞒,无事活泼可爱亲密无间。关系亲密了,事情就好办了,心里自然快乐。二是与家长快乐沟通。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不是为了“告状”而应多一些赞扬。辩证评价学生,家长自然愿意与班主任亲近。其实班主任与家长的愿望与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应该建立起真诚的朋友关系。在相互坦诚的交流中,彼此才能了解到学生的另一面,准确全面地掌控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实现教育目标。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过程应该是一个轻松快乐的过程,双方努力下取得成果,就会收获更大的快乐。第三是与科任教师快乐沟通。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是平等的,是一个做好班级工作的合作团队。大家都要坦诚相对,结为真诚的朋友,这个团队才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班主任要让科任教师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主动在班上做好工作。让他们多为班上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客观公正的善待每一个学生,维护班上荣誉。班级进步是这个合作团队的光荣,科任教师功不可灭。关系摆正了,工作起来就快乐多了。

 

三、突破传统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通常会设置班长辅助班主任管理课堂,同时亦作为学生学习榜样。这种做法固然有其益处,但并非十全十美。因为管理并非是一种压制与强迫的技巧,而是一种引导与疏通的手段,教育管理应更注重人性化,不可将师生之间,班长与其他学生之间塑造成敌对关系,这种管理方式难以令学生信服。举例而言,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通常会听取一些班长对于其他同学的看法和建议,然后针对看法和建议采取一定措施。尽管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极为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学生会将此行为误解为班长在“打小报告”,如此一来,原本是善意的教育出发点变成了针对和防范的状况,学生非但不会诚心接受建议和矫正,甚至会对班长采取敌视和排挤的态度,这对于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气氛都有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教师应善于思考,寻求解决此种矛盾的途径,比如说,教师可以让班长制度轮流化、值班化。并非仅仅让某个学生长期担任班长职务,而是让班长这一职务成为一种“状态”,通过让学生每人当一天班长,轮流地辅助教师管理班级,进而加深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以及自身的责任感。为确保这种方式不流于表面和形式,保障其管理效率,班主任可以在每天的学习结束前抽几分钟时间对“班长”的表现予以点评,对于表现好的,给予鼓励和一定奖励,对于表现差的,帮助其分析原因,给予教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上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培养其责任心以及自信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给学生做好表率。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记得我刚接手现在所带班级时,由于学生人数多,再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次进教室看到教室的地面上都是纸片乱飞,我说了好几次都不见效,于是我每次在教室转的时候,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弯腰把它拾起来,然后放进教室的垃圾箱里,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也纷纷动手捡拾自己桌子下面的纸片,时间长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养成了,不再往地面乱扔废纸,教室里的卫生也好起来了。并且他们还把这种习惯带到校园里,只要看到地面上有纸片就会随手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所以,当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那么我们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学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我们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范的作用。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班主任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班主任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得到满意的效果。

 

五、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教育学生。


  教育是一项系统且长远的工程,单单依靠老师和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班主任如何处理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将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班主任在教育目标上与家长的目的也一致的,都是把孩子培养成有知识、有文化的可用之才。而班主任按照职业和道德要求义不容辞地对学生教育负责,从这个概念上讲,班主任的心与家长的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实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合作的基础。班主任可以在课外时间对个别学生进行家访,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以及班主任可向家长了解学生课余的状态。这样,对于了解学生,引导学生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十分平凡、细致而又艰苦的工作,又是一份光荣、崇高而神圣的工作。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但当我们看到学生一个个身心健康、生龙活虎地顺利升入高一级,我们会由衷地感到欣慰,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在学校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可取代的,是举足轻重的。让我们当好班级的大家长,做一个真正理解孩子的好大人。  
  

袁海林
到访时间:2015-12-24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