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品课中创设情景教学

发布者:蔡晓燕     发布时间:2015-12-18     浏览数:0 置顶 精华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但政治这门课,往往被认为只要读读背背成绩就上去了,因此有些学生课堂上就少了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便成了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和理解,我觉得要上好政治课,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教学法。

一、创设课导入情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每节课的导入。好的导入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比如: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所以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音乐、故事、事例等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比如,在上《男生女生》这节课,我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每个人都懂得男生和女生之间是有诸多的不同,而且之间的相处也要注意很多礼节,那么男生女生到底怎样交往才算正常、合乎礼节呢?从而导入教学主题——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引用一封情书的案例来引出——青春期的男女生应如何解决对异性产生的好感。等等。  
    
二、创设生动、活泼情景
  据调查所知,“枯燥、乏味”几乎成了是政治课的代名词。如何让学生边被动为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需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初中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眼球。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有趣的手段,寓教于乐,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知清晰,乐此不疲,思维主动、活泼,记忆也比较牢固。例如,例如在上文明交往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个打电话找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来表演,切身感受礼貌用语的作用。此外,平时根据教学内容,还可创设其它多种形式的活动情境,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想一想,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从而更好的撑握知识。表演形式主要有小品、角色扮演等。通过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又如上练习课时,我采取一系列活泼有趣的游戏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感兴趣,愿意去背。一会儿我点名让学生回答;一会儿我让会的同学提问别的同学,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紧张而愉快地教学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三、要适当设疑布悬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上课时,在难点、重点或枯燥无味处,恰如其分地设置、制造悬念,使之感到惊奇、刺激,产生兴奋和热情,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例如,学习《维护消费权》这一节课时,先是讨论:“在现实生活中,你又没有不愉快的购物经历?”再向学生介绍焦点访谈中的毒火腿、毒腐竹的案例,展开讨论:“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购物事件,应该怎么办?”,一下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地,在练习和复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羸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放性地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比起传统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中,我选取我国 “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 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重视以情动情,创设真情课堂

情感是学生“学”、“信”、“用”政治理论的心理基石,是学生接受正确的政治观点,将其转化为坚定的信念,升华为崇高行为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感情,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所以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只停留在道德知识的传授上,而要在教学中牢牢抓住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以情动情,以情促人,学会运用情感教学方法,抓住情感的缰绳,让学生真情流露,让课堂真情涌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才能彰显思想品德课的魅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