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2015年中小学教师专业科目培训
  1. 作业标题:谈学习兴趣的培养截止时间:2015-12-28
  2. 作业要求:

     

    题目:结合音乐学科特点,谈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业截止时间:2015年12月28日。



  3. 发布者:薛燕璇

谈学习兴趣的培养

提交者:杜光明     提交时间:2015-12-28    浏览数:0     

                 结合音乐学科特点,谈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通过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将体态律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着音乐的活动中,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出一定的形象,通过表演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从中学到音乐知识。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本能听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赏能力,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主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将音乐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凡参与的孩子,这种兴趣又夹杂着孩子生性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而音乐教育中的教学形式,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更适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能恰当的利用律动,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它具有其他学科不同的优势,它变枯燥的知识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的教学。其次,律动实现了在教学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有负担,师生关系融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也能从中发觉出一些有特殊音乐才能的人。所以,音乐律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静结合,以动态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更快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在我的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对儿童的重要意义

1.把音乐和肢体语言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学生们常常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心灵去表现这些动作.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通过听音乐有节奏的自由律动更是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在拍皮球》一课中,前面统一动作而在结尾处可自编表现球类运动的各种动作。

2.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段儿童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我们教师要想激发儿童的这种求知欲望,就要满足他们好动的天性,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能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边唱边表演.对音乐产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教唱歌曲((小小的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摇着小船去游玩。来.让我们一起来摇小船!好奇心使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随着音乐旋律孩子们摇着小船,渐渐驶入优美的境界中,哼起了旋律。这样就可以在轻松的律动中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语言。

把音乐、舞蹈、表演相结合,不管是演唱的、欣赏的.都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达到手、脚、眼神等的协调.大家评议.改进动作.美化表现让学生慢慢积累动作语言,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了艺术接受艺术的熏陶。保持了学生愉快的学习心情,增强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新的音乐教学。

                                                                         杜光明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