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2015年中小学教师专业科目培训
  1. 作业标题:谈学习兴趣的培养截止时间:2015-12-28
  2. 作业要求:

     

    题目:结合音乐学科特点,谈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业截止时间:2015年12月28日。



  3. 发布者:薛燕璇

谈学习兴趣的培养

提交者:刘键     提交时间:2015-12-28    浏览数: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学习效率高,就得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感兴趣,音乐课堂也不例外。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老师苦苦探询的问题。根据我的观察,很多学生乐意上音乐课并不是单纯对音乐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是一门不用考试、不用动脑筋思考、不用动笔写的很轻松的学科。特别是在三线城市学校,要求不是很严格,音乐课基本成了学生心中的唱歌课,有时老师教,有时学生教,会唱了就上自习,完成作业,甚至干脆上成文化课了。可是,音乐学科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情,因为音乐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还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学校的音乐教学。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雨果的这句名言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即音乐教育不光是培养音乐家,而对普及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作用。让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觉得需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
  二、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成功能给人自信,成功能促人奋斗,催人进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积极的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而且学习兴趣的激发或维持往往都少不了外界的评价。俗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特别是在学生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丁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而这种鼓励不仅仅是在课堂之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
  三、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四、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团结学生
  分组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兴趣爱好或知识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的优点是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集合所有学生的智慧,还能使学生的优缺点互补,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课上时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不管是欣赏课,还是唱歌课,都可以放手任由他们自己讨论,取舍然后选取最佳方案或答案。课下可由教师或音乐课代表组织音乐兴趣小组,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由活动,探究课程要求之外的音乐创作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认知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五、多与学生交流

    老师可以化身成为孩子王,与他们一起交流,从而了解到学生究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来调整自己上课的方式,使之更容易被接受,同时学生也会积极配合,形成互动,使课堂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