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桥区2015年中小学教师专业科目培训
  1. 作业标题: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上好美术课。截止时间:2015-12-28
  2. 作业要求:
    作业标题: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上好美术课。

    作业要求:

    1、原创,请勿抄袭。

    2、不少于500字。

    3、2015年12月28日之前完成。

  3. 发布者:栾建利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利用本地区的美术资源上好美术课。

提交者:冯莹     提交时间:2015-12-28    浏览数:1     

利用潮绣工艺资源上美术课

本次活动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校外美术基地探究活动,活动的地点选在潮州市甲第巷民俗文化展馆。通过对潮绣作品的欣赏,与潮绣艺术家面对面交流,参观潮绣作坊,观看绣娘现场穿针引线,表演潮州传统刺绣工艺,并进行刺绣针法的学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潮州传统刺绣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热情。

首先带领学生参观展馆古建筑风格,聆听解说员的讲解,了解潮绣与潮人日常生活的关系,了解潮绣的发展史。

部分摘录:自清代以来,潮汕妇女多勤纺织,女子到了十一二岁,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绣花技法,准备自己的嫁衣。待到成年出嫁时,已是刺绣好手。家家户户都会织缍刺绣。清代粤绣工人大多是广州、潮州人,特别潮州绣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于绣功,为其他省市所罕见。清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的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上,《苏武牧羊》、《丹凤朝阳》、《郭子仪拜寿》等潮绣品荣获金牌奖。参与绣制的24位男绣工被誉为“刺绣状元”。在早期的潮绣上,男子精于绣工,为其它刺绣派别所罕见,一度成为潮绣甚至粤绣的一大特色。

其次参观潮绣名家李淑英作品展,并与李淑英面对面交流,了解潮绣的发展前景。

第三是参观潮绣作坊,由老绣工介绍潮绣针法,刺绣技巧。

介绍摘录:潮绣扎根于民间,融汇了潮州木雕、潮彩、潮州木偶等民间工艺,讲究构图匀称,组织细密,形成了丰满浮突起伏、多变化,有条理而不紊乱,色彩浓烈、富丽堂皇、丰富多彩的总体风格。给人以高贵典雅、热闹欢乐的艺术效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潮绣针法更是千变万化,主要有过桥、銮乾、历艮、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以及打只、化针、乱针、点绣等六十多种。潮绣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为特色而标异于其他绣种……

第四是部分学生现场学习刺绣,在作坊里进行刺绣练习。 

    通过学生的参观与刺绣学习,一方面很好地传递了美术知识,另外一方面也为弘扬潮州优秀的物质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