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发布者:张倩     所属单位:长乐小学     发布时间:2016-03-10    浏览数:0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教学是一种服务性职业,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任何一种职业都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与其他职业不同的特点。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社会角色,他发挥的作用不同于其他的职业,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品质。     

      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他代表着社会年长一代的意愿和希望,他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向年轻一代“传道”“授业”“解惑”,使之能继承、发扬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必须掌握授课教师的基本特点及应具有的师德。     

      在新时期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育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以及调整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新时期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突出了“以人为本”。新时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重新定位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课程改革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任务。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社会前进的内在力量,需要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教师就是最主要的传授者,但教师必须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学习,告诉他们怎样和在什么地方找到答案,而不只是直接灌输给他们知识。教师的主要精力应当用于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技巧,改进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观察和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智慧的发展。     

(一)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状态,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元化的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由许多具体形式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现代学习方式不是特指某一种学习方式,而是多种学习方式(如发现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的组合,它具有以下特征:     

 1. 自主性      自主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突出表现在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尝试,追求潜能的充分发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作出安排、调控,对学习结果作出积极的总结和评价。它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强化自我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意志努力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克服和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心理,把情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 探究性      探究性主要是指学生经历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过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以及调查、收集处理信息及表达交流等活动,从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从而获得智力发展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3. 合作性      合作性指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地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学习活动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上,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     

 4. 问题性      现代学习中特别强调问题意识,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研究表明,当学生以自己观察发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从而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所以,现代社会衡量学习质量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或善于发现问题,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是否有勇气面对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这也是目前素质教育所追求的重要方向。     

5. 实践性      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统一。实践意味着体验,体验使学习进入生活领域,学习不再局限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已扩展到情感和人格领域。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学习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现代学习方式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学活动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关注环境、现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为学生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心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6. 个性化      个性化是指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独立性。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独立性构成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现代学习方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生活的差异性,为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主要应用的几种现代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调控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总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性的人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出能学、乐学、善学的学生,以改进教育现状,改变学生今后的生活命运。     

 2. 合作学习      又称分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特意安排或自愿组合的情况下,按知识结构、学习进度、能力水平、个性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均有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和接受能力弱的学生。组内学习通过同伴教学、游戏竞赛、个别辅导和共同学习等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可采用分排练习、两人小组练习、小组活动、分行练习等活动方式,还可以灵活地采用讨论、角色扮演、游戏、采访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下,教师应采用不同的合作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使用正确的评价方式。因为它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且更看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过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教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拒绝或反对接受性学习,主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下过多地偏重接受性学习,不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新课改的一个重点就是在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倡导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正代表了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三)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的转换     

      角色是与人们的特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教师的角色是指由教师承担的社会职责、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其实质是对“教师是什么样的人”的概括。不同的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角色的时代定位。一定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是该时代社会、教育需要的集中反映,是该社会教师素质要求的根本体现。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行、深化素质教育的时代,对教师的角色要求有了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点:     

 1. 由知识的垄断者到学习的促进者     

      传统教育中,人们主要通过教师获得知识,因此,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凭借其知识垄断者的地位,拥有绝对权威性,师生关系成了一种管与被管,权威与服从的关系。现代社会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上成了平等的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师生是平等对话、交流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求知识的组织者,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要求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支持、肯定,创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性学习。尽管教师依然是教学活动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管理者的角色,但是,这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而非传统的教师的“教”而展开的。所以,在做中学、问题导向教学、发现导向教学、情境教学将成为今后主要教学方式。     

2. 由教书匠到研究者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师沟壑分明。广大教师只负责教学,研究者只管埋头搞学术研究,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分离,教育研究成为文字游戏,教师职业成为被动的工作。实际上,教师深切地感受和认识着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他们拥有最佳的研究地位,完全可能而且应该成为研究者,使教育实践活动在不断反省和探索中改进。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指出,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他们能够抓住这种机会,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教学中教师必须摆脱自己教书匠的角色,把自己变成一个课堂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也就是要把教师引向教育教学研究之路。教师研究的重点在于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担当起以“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研究的方式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将教师的研究与他们的实际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行动研究有以下特点:研究课题来自教师实际教育活动的需要;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在教育情境中进行;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主;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技术。由此看来,行动研究比较适合广大一线教师,能起到促使教育实践和理论结合的作用。这也是对新时期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要求。     

3. 从课程执行者到课程研究者、开发者     

      传统的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制定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活动过程,教师作为主要也是关键的课程实施者。但他对于应教给学生什么,不应该教什么,应该在什么时候教,以什么方式来教等却没有任何发言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育教学热情受到严重挫伤,成为师德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新课程的实施将使这种状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课程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国家不再统一制定课程,地方和学校可以开发和实施 10%~12% 的课时量,同时还增设了 6%~8% 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确定了教师及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做法。首先,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因为没有课程理论的高度自觉,就没有课程实践的深刻创新。其次,教师要对新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从“教教科书”转向灵活“用教科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来拓深、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第三,教师要对课程的进行创新性实施。教师应实施新的课程价值观,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学生的智慧、激情和创造力。     

4. 由学习上的管教者到人生路的引路人和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教书育人,而重在育人。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 2005 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讲:“各地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重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教师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强化教师保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自觉意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新时期要求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还要具有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氛围。     

(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采取的基本行为和教学活动在整体结构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既包括外显的行为,也包括相关的思维方式和态度。新时期要求转换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这些要得到具体体现,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上。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的学习方式能不能发生应有的转变,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帮助。所以说,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前提。因此,要求教师教学方式随之变换。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树立“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新课程与以往相比,最主要的是培养目标的根本性改变,教学要由“知识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当课程由“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解读“课程标准”,生成教学目标时,师生都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不要刻意地把“分数与升学”当作教学目标。     

2.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在知识爆炸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在新时期,教学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教学的目标是发展主体性,重视活动与交往,重视创设教学情境。“倡导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与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不同,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可能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有可能不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五)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     

      1.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 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等途径,“让每一个孩子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3. 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教师要根据“学情”施教。     

       4. 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显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    

      5. 由“知识权威”向“平等和谐”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6.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传统教学中强调“勤”与“苦”,“读书苦,读书累”也真正成为学生的感叹。实际上,人类对知识、科学的探索兴趣天生而来,并因此促进着人类的进步。之所以许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感到苦、累,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问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时期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乐趣。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为每个学生创设平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特别是对学困生,教师一定要给他们多表现的机会,多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能成功。每个学生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只要教育者充分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发挥出来,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总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建构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