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作业2截止时间:2016-05-15
  2. 作业要求:
    作业内容:

    通过课程的学习,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在你的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学到什么内容? 教学方式应实行哪些转变? 

    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2.内容必须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3.请在作业截止日期之前(5月15日前)提交,逾期无法提交。
  3. 发布者:专家

作业2

提交者:王瑜     所属单位:白塔中学     提交时间:2016-05-07    浏览数: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主动转变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乐学语文,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兼顾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优化语文教学方法,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全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看成学生通过探究性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与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口。有人说,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这一过程中,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和补充,这与老师将现成的答案一下子“端”给学生,效果会截然相反。  

    第三,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1、打破定势思维,引导反向思维,让学生发现问题。要善于指导学生从习惯性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打破思维定势,试着进行反向思维,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从中发现问题。  2、曲设情境,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梳理问题。曲设情境,广开言路,多向思维,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曲设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3、挖掘难点,探究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善于捉住疑难点,引导学生探究性思维,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疑难、突破疑难,然后陈述出来。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而作为教师理应具有大语文教育观,要摈弃功利意识,摈弃陈旧的教学方式,化理论为实践,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才能达到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