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发布者:宋丽莉     发布时间:2016-05-07     浏览数:16 精华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能获得较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掌握更多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以提升。也就是说使学生获得最大效益。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最大效益呢?

一、首先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山东省教研室李家栋老师在多次会议上讲,我们山东省在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中连续10年获得一等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得到发展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指什么呢?

  一是指全体学生由不会到会。课文由读不好到读好、知识的掌握由浅到深、情感的体验由弱到强。这里的“全体学生”指的是每一个学生,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由于学生基础不同,现已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发展到同一水平,但要体现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二是指全体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包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方法——包括读书的方法、写字的方法、背诵的方法、理解的方法等(学生来信没有忘记小学时学的学习方法。背诵的方法;教爱人考驾照科目一理论考试的方法……结果用了最短的时间,考了99分)。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小学看习惯,初中看态度,高中看智力。那么小学阶段应重点培养哪些习惯呢?一是 “会听”,上课是专心听讲,集中精力,静下心来听同学们的发言;“勤思”,积极思考师生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的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预习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兴趣——“学生说好课”。“ 上课睡觉,你不讲我们就睡不着。”

  二、要以练好内功为前提

  有效的语文教学,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必须练好内功。练好内功就是指钻研教材,一定要正确、到位的理解和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它是我们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有效的语文教学的前提。(裤子两条腿的例子)

  “钻研教材”首先要读懂作者的心,把教材读懂,做文本作者的知音。当我们教一篇新课文时,不要先急于写教案,应先进行文本细读,即反复认真、潜心地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感情包括读懂课题,对文本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读出它们的意义和情感;还要搜集与文本有关的资料,整体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其次还要读懂编者的心,懂编者的编排意图,把教材读到位,做教材编者的知音。读《再见了亲人》一课,我们都知道本文表现了在抗美援朝时中朝两国人民那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编者把这篇文章编到教材里,只是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吗?还应该认识到和平年代更需要建立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刚才我说的这些课例教参上都没有,需要我们去读懂,读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读出文本的现实意义。教参是一个参考,不是教学的全部,像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所说得那样“我们自己的文本需要我们自己去解读。”

  最后读懂学生的心,做学生的知音。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基础。比如课堂上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掌握了哪些读书方法,学生对文中人物可能会是什么态度等等,我们都要做到充分估计。

  钻研好教材之后,就是确定准确、适度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以落实预设的教学目标为保证。然后设计落实教学目标的预案。

  三、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们知道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指,就是指注重实践,强调运用。让学生在自主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学会听说读写,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的人文性,即语文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是通过听说读写什么和怎样听说读写来体现的,是靠感染和情感体验,靠潜移默化的渗透和积淀形成的。

  因此,语文课就应该在指导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