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个人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个人研修成果 作业周期 : 2020-03-20 2020-04-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根据项目考核要求,实践研修是本次培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在岗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良性循环过程,逐步提升实践教学及教育科研能力。现将实践研修成果提交做如下要求,各位学员请在“个人研修成果 ”栏目中根据所发布的要求提交一篇研修成果。由班级辅导教师进行评阅。

题目: 

运用所学课程理念尝试去上几节改变自己教学习惯的课,然后把最得意的一节课形成文稿分享出来; 撰写要求层次清楚,观点明确,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措辞严谨。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个人研修成果

提交者:学员樊春天    所属单位:凤台一中    提交时间: 2020-04-27 11:20:09    浏览数( 0 ) 【举报】

高中数学必修5 §1.1《正弦定理》教学设计

樊春天          邮箱:545630404@qq.com   

一、 教材分析

《正弦定理》人教版教材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第一节的主要内容。它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内容的直接延拓,也是“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等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还是后续课程中解三角形的理论依据,是解决实际生活中许多测量问题的工具。因此熟练掌握正弦定理能为接下来学习解三角形打下坚实基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变通。本节课是“正弦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其主要任务是引入证明并正确应用正弦定理,在课型上属于“定理教学课”。因此,做好“正弦定理”的教学,不仅能复习巩固旧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的有用的知识,体会联系、发展等辩证观点,而且通过对定理的探究,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因为授课班级是高一学生,只是在初中学习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还没有学过必修4中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和平面向量的有关内容。《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定理的探究过程,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学习正弦定理提供一种亲和力与认同感。因为没有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等知识的支撑,所以在定理的探究证明和应用这个环节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本节课主要探究和证明正弦定理,只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三、 设计思想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与他人(指导教师和学习伙伴)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这也是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本“正弦定理”的教学,将遵循这个原则而进行设计。

四、教学目标

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并了解多种证明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判断解的个数。

六、教具:多媒体等。

七、教学过程

【结合实例提出问题】

某通信公司拟通过某一河流修建水下电缆,需测量河两岸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假设工人只有卷尺和量角器,那么如何在河的一侧得出两岸A与B之间的距离?

 

【观察特例提出猜想】

1、在RtABC中,各边、角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

2、学生容易想到三角函数式子:(可能还有余弦、正切的式子)

 

 

3、这三个式子中都含有哪个边长?学生马上看到,是c边,因为

4、那么通过这三个式子,边长c有几种表示方法

 

 

5、得到的这个等式,说明了Rt△中,各边、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6、此关系式能不能推广到任意三角形?

猜想:在任意的ABC,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即:

  用几何画板演示并证明猜想。

 

证明猜想得出定理

法一: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前面已经推导出这个关系式是成立的,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

 

,即

变形为

同理可得

自主探究一:△ABC为钝角三角形,证明:

 

自主探究二:法二(外接圆法):

RABC外接圆半径

如图所示,∠A=∠D,

同理2R =

可将正弦定理推广为:== =2R

    用几何画板演示并证明。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和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1、例题分析

类型一   已知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

1.(问题1 中,已知,求边

变式:在中,已知,求边

 

 

类型二   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

2. 中,,解三角形。

 

 

2、正弦定理及变形

边化角:

角化边:

3、课堂练习

1、在中,,则角

2、在中, ,求

3、在中,,角_______

4中, ,试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4课堂小结

(1)在这节课中,学习了哪些知识?

正弦定理及其发现和证明  

正弦定理的初步应用

(2)包含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运用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

运用方程的思想

运用“观察、猜想、实验、证明”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 课后作业

1. 正弦定理适用的范围是                                                  (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任意三角形

2. 已知ABC中,ABC114,则abc等于                         .

 A114         B112         C11       D22

3. ABC中,若,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4. ABC中,,则的值为                  

A         B       C  10           D  

5中,已知,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边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6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有两解 B,有一解

 C,无解  D,有一解

7. 中,若,则=________。  

8. ABC中,已知,则= ________

9. 中,A=60°,则角B等于________

10. 中,,解三角形。

 

 

 

 

 

 

 

九、课后反思

由于授课班级是高一文科,女生比较多,又是开学刚刚重新分的班,所以班级气氛比较安静不够活跃,而且没有必修4三角函数内容的基础铺垫,特殊角度的正弦值又不熟悉,所以有一部分同学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在应用时也不够灵活,总是想用初中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回避新学的定理,所以还应该再增加一节习题课来巩固定理。但是在定理的探讨证明环节,邓泽博同学的思路清晰、讲解清楚,也代表了一部分具备自主探索实力的同学。所以个人感觉这节课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成功的,通过这节生本探讨课,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现了学生的潜质,教学效果比填鸭式教学更好,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并改进。

 

十、板书设计

1.1.1 正弦定理

1、 正弦定理

 

 

2、 正弦定理的变形

 

 

 

 

3、 特殊角的正弦值

 

4、 正弦定理可以解决的问题类型

 

 

1、 观察特例提出猜想

 

 

2、 证明猜想

(法一)

锐角三角形

法二(外接圆法)

 

 

 

例题分析

课堂练习板书

(学生利用投影仪)

 


附件

老师评语

个人研修成果

最新个人研修成果

推荐个人研修成果

热门个人研修成果

热评个人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