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者:王艳丽     发布时间:2016-06-12     浏览数:0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尤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农村初中教育现有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因素,与教育改革的大形势有很多不接轨的地方.所以要想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真正提高农村办学效益,对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应多作调查与思考。

一、应试教育老观念急需彻底改变

对于应试教育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像我们这些从应试教育走来的人,肯定品味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教育模式,这种狭隘的教育模式正把我国基础教育引进死胡同,弊端显而易见。目前,我们这里农村初中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比较突出:学校在办学方向上是为升学服务的,学校评价的重心也倾向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培养目标上,重智育,轻德、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使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整天背着后进生的包袱,隐藏于教师和同学之间,久之,便开始厌学,辍学;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升学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在培养途径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不容忽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可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所接触的内容是课堂上很难学到的,通过一系列活动才能使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在培养对象上.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只能得到以牺牲多数学生时问为代价,来换取个别学生单项发展的可悲教育效果。从农村目前情况来看,比较好的初中学校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很低,大多数同学进入职校,中专校,很多一些学生练了一年半载又缀学,过早的进入社会走向打工队伍。这种结果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因素.其根本原因还是对义务教育性质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不理解,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缺乏正确认识,说到底就是应试惹的祸,学校评价的重心太倾向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成绩哪里来?无非考试,考试是评价学生的一个唯一标准,可见弊端种种,现就对这种情况作一调查、分析。

1、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考试的认识。大多数农村初中教师侧重于强调考试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考查与教学效果的改进。不难发现,教师直接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成果的指标,这是对考试目标的扭曲和误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考试本来是令学生紧张的事,但大多数老师每次遇到学生考试也都很紧张,都怕考试。试想老师都怕考,何况学生,细调查,原来是教育管理体制出了问题,一味的强调和升学率,上面要考学校,学校要考师,老师当然就考学生了。如此一来,应试教育就不可避免。其实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与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才是考试的两大目标,两者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然而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对考试的片面理解与误读,农村初中阶段尤其突出。

2)试卷分析的质量指标。试卷分析的目的是考查试卷的质量,包括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四项指标。大多数老师都将“平均分”、“及格率”及“优生率”三项在管理评价中常常采用的统计指标,作为试卷质量分析的指标。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出考卷的时候,并没有自觉控制和掌握试卷的质量。因此,管理评价体系必须在事实面前进行深刻反省。可以说,正是由于管理评价体系的不合理、不科学,成为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罪魁祸首。

  2、家长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从“考试对孩子是否有帮助”、“对孩子成绩的态度”、“是否会比较孩子的成绩”、以及“对现行考试制度的态度”四个方面调查。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家长(92%)认为考试对他们孩子学习有用,只有6%的家长认为考试对孩子学习没有帮助,这足以证明考试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只有2%的家长不看重孩子的成绩,而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比较看重他们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发现,家长之间会互相比较自己孩子的成绩,从而希望孩子考高分,能给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家长们对现行考试制度的认可,即认为这种考试制度应该肯定,但还需加以改进,因此,将近90%的家长还是认同考试制度的。

当然在肯定考试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对考试的意见和建议,择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列a考试的目的要明确,不能盲目;b现行考试体系需要改革;c不能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d考试只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考查,并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素质,尤其是能力水平;e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要责备和忽视;f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要只考试。我们认为,这样的建议才反映了家长对考试和应试教育的真实态度。

3、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考试焦虑在中学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足够引起我们广大的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学生普遍存在的考试焦虑或“考试综合症”等现象,不是对考试功能的一种否定,而是启发我们应该对考试结果为何造成普遍的心理焦虑进行拷问。如何解释考试分数,如何对分数进行比较,是要认真思考的。严格说来,直接以学生的考试分数进行横向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而事实上,正是这种不恰当的分数解释和比较,才是造成学生普遍的考试焦虑的直接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考试的消极态度,很明显,频繁低效的考试,加上父母和老师的非专业性的和外行式的分数解释和比较,人为降低了部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心、自尊心和抱负水平,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后续学习生涯的持续失败,甚至整个人格系统的自我扭曲与贬低。由此可见,父母和老师如何对待考试,尤其是如何解释考试分数是很重要的。

采取的对策是: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各级行政领导和教师都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意义

二、师资力量、教育经费不足,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样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前教师队伍学科比例失调,教师老龄化,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滞后,教师的基本功不硬, 农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以前的民办教师后来经过转正培训的公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他们不可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心理成长。既便如此,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也成为阻碍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九年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但是师资欠缺问题并没有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而得到改善,通过对一所农村中学进行调查得知,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这些所谓的“副科”没有专业老师也就算了,但是学校连最基本的体育课都无法进行,这样的条件怎么能保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在农村学校师资已经较为紧缺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学校没有福利待遇,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所以仅有的师资力量也无法得到完全的发挥,学校老师缺乏一种紧张感,无教学压力,无教学激情.因为他们不会去担心会下岗,。一句话,需要的教师进不来,骨干教师又无法留得住。另外,由于经费奇缺,办学条件太差,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采取的对策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退、病休人员的编制应留给各学校所缺专业的教师,学校多余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下,自行消化;另要加强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经费要面对观实,要象抓经济一样来抓教育,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双重发展的教育目标才能顺利完成,素质教育才能向纵深发展。

三、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学校生源质量不高

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农民相对较贫困,所以在农闲季节,大部分学生家长往往选择外出打工,而把孩子留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照管,而外出打工,所以留守学生较多,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要比学校教育的重要程度高,而农村教育恰恰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把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归结于学校教学质量和孩子的勤奋程度。由于农村学校教育设施不健全,农民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大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及更好的地方上学,这就直接导致了农村学校的生源外泄。

采取的对策是:对孩子父母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结合,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农村教育对国家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深刻认识办好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创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这也是温家宝总理2011828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的几个要求。正如温总理所说,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的希望之路和光明之路。我们一定要肩负起这项重大而光荣的历史责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保障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