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动机与地理教学

发布者:苑忠义     所属单位: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6-05-18    浏览数:0

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共识,但是由于历史的或者制度因素的影响,分数还是被各方看重,在重重压力下,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是那么积极。厌学心理成为教学中的重大挑战。这方面的影响在地理课堂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寻找教学改革突破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是重要的思路之一,指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将是事半功倍的事。所以,我们想结合地理学科的实际情况,以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客观的认知学生学习动机的各个方面,并能提出适用的应对措施,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为实现地理课程改革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驱动力。相对与教师的引导而言,它可能是一种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习动机作为教学目标也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学校习动机的把握,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并结合学科知识,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使其能积极主动学习探索未知。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可以使课堂教学发挥更好的效果,同时也更符合新课改中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研究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量,它成为影响学生学习行为的无形的手。这种动机的强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普遍存在课业负担较重,看重分数和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展开对于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客观认识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强度,了解学生地理学习动机中的积极因素和影响因素,能够发挥积极因素,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消极因素的影响,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强化积极的因素,形成学习地理的良性循环。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去探究地理知识,满足自身认知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认识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使学生明确经过努力学习获得知识,将会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勉励自己,针对自己的意志弱点,选择多种方式进行自我教育。要培养学习坚韧性。要使学生在各种困难面前仍然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念,在克服困难中不屈不挠地坚持下去,要做到遇到挫折不气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满怀信心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克服消极情感的影响,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认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自己的行为有肯定的态度,不论是外在的自我,还是内涵的自我,都应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从而满怀信心的学习和工作。

3帮助老师有效实施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动机强度,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策略有的放矢,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高效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不能再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构筑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做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适度指导,不能机械地将知识从一个头脑灌输到另一个头脑。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心态变化和需求,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断的激励学生产生上进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把握成为教师课前准备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4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等

通过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的研究得出现在中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及了解现如今的地理课堂对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动机的影响,并制定一些策略措施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加强师生互动,强化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掌握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采取的一些行为一旦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这些行为就会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产生自信,从而让学生愿意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又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性,达到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