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

发布者:关靖     所属单位:沈阳市第三十三中学     发布时间:2016-06-15    浏览数:0

“初一初二学,初三被拿掉,高一高二摸了瞎,高三头疼了”这是目前我国地理教学的现状,这种教学安排无疑是“断层”的,极易造成高中文科学生对地理的厌学甚至放弃,很容易造成高中地理教学的被动局面,正像老同志所说的一门地理吓跑了多少优秀的文科生。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是现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它们在教学的内容难易,教学的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中在知识,广度,深度,却有很大的提高。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效衔接,成为高中地理教学非常值得拿出来研究,探讨的课题。本文就以人口为例,简单的说一说。

(一)  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  

 关于人口的相关知识,初中,高中都有涉及,笔者以表格展示如下;

阶段

初中

高中

体例

章节教学模式

单元模块教学模式

教学

要求

 

 

  1: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2: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3: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4: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5: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的区别;掌握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2:引导学生会阅读和分析有关的人口数量变化图,掌握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析图用图的能力。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者搜集相关影响人口增长的资料,并概括和归纳出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归纳问题的能力。4: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5: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6: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7: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8:分析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及其发展。

 

 

教材

内容

 

(人教版)

七年级(上)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人教版)

 必修2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分析对比发现(1)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2)知识方面,初中地理主要学习区域地理,侧重地理现象记忆;高中地理则是以区域为载体,侧重分析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存在规律及发展变化趋势,由初中的感性认识升华为高中的理性认识。(3)能力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侧重于记忆、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高级些。

初中课标列出5条要求,全面而具体,基本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具体表述以侧重于地理现象的记忆和地理图表的简单绘制与解读,基本不要求深入分析,但力求全面而简约的了解与人口和人种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是高中继续深化学习的基础。高中课标只列出众多要求,主题突出,注重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由初中地理现象记忆拓展为高中对现象成因的理解记忆更多在于理解、应用、归纳和知识迁移综合层面。

(二)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活动、参与、思考、互动;教材内容多注重具体地理现象、人文地理景观、不同地区风俗习惯的讲解为主,较少涉及地理现象背后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因此教学上多采用讲解法和谈话法及合作探究法等。展现的方法大多是以图片的方式为主。

高中地理教学在本知识点上则注重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学生在学法上的引导。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上在承接初中地理教材的现象、事实教学的基础上,更新增了地理现象的成因、分布规律、与区域环境的联系等方面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多采取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侧重读图的能力及技巧,分析其前因后果。

教学方法上的差异要求我们改变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启发,探究等教学方式,以达到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以《人口与人种》为例,初中要求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分布在哪,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但具体问题的成因、原理是高中教材的内容,如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等。初中学生分析问题时多从单一角度以“点”的形式进行,而高中则多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有“点”拓展到“面”,甚至到“网”。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启发学生,以实现学生由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转变。

面对高中抽象的知识点, 三率的关系 ,人口的迁移,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等,我们可以向初中教材获取很好的转成方法,图片  。如

   

 

 

 1  我们首先来看人口的数量变化,它的知识在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其中重点在人口数量增长空间上的差异以及其成因,这一点在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人口与人种有提到过。当我们讲到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三率之间的关联时,可以借用初中的教法示意图。.          


  2   在“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节中,讲到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教材上有这样一幅图

为了能更好更生动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可借用初中教材第65页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倒金字塔形,可以更直观的告知学生人口爆炸增长,也理解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

 

 

 

 

 

 

 

 

 

 

3  我们在讲到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时,可灵活的讲解我国人口的增长情况,从而深入理解在国际形势下,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历史。这就可以借鉴八年级上讲到众多的人口第11页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同时在讲到人口增长模式其转变示意图时。也可结合这幅图,了解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人口增长模式,从而深刻理解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激发爱国热情。

4   初中教材在67页提到了人口问题,人口爆炸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有4副较为直观的图:交通阻塞,居民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图4.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图4.8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示意漫画:家里人多地少,生活困难,要去城里打工,这些图片都可以直接再次拿到高中课堂上来,有利于理解环境承载力,城市化中的推力,拉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由此发现,初中知识较感性而高中知识较理性。两者相互结合,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在讲授时若能联系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以旧带新,会事半功倍。

总而言之,高一是初高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教师在对初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能否做好衔接以及能否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因此,高一的地理教师要深刻思考、仔细研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同时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的学习特点。这些工作如果完成到位,就能很顺利的实现初高中的过渡。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