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发布者:陈强     发布时间:2021-03-26 浏览数( 0) 【举报】

一、试题分析

难度虽降低 试题有深意

——202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试题分析

中考尘埃落定后,试卷分析成为一线老师的主话题。因为要完成作业我也妄自忖度,写下自己几点粗陋的看法,其实极有可能是离题万里,或者完全与命题的初衷风马牛不相及;如果确实只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还请大家海涵。

试题一出来大家一致认为中考历史试题“简单”,但简单在哪里呢?

难度在哪里降低

一、问法常态化,学生不需要对“问题”本身纠结。

今年的试题问法有“最终目”“主要代表”“共同佐证”“历史背景”“主题”“评述”“方式”“例证”“哪一权利”“主要原因”“有利条件”“国际影响”,没有出现新问法。而往年的中考试题中,总有一两处的问法要求学生思量问的是什么。比如201826题“归纳历程”要思考如何答, 27题“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学生要思考如何转换角度编制答案。201926题“解决的当时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需要选择答题的角度,重新组织语言。面对这些新问法,学生在考场上首先要对新问题进行一个思量;今年的问法没有出新,显然降低了难度。

二、素材课本化,降低学生阅读难度。

先以选择题为例,201919题的一组漫画中三幅,不仅需要学生对漫画仔细观察,还要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测意思;15题读图题,不仅需要学生认真读图片,还有选项中的大量文字要甄别,信息量很大。2020年选择题的图片内容相对单一,图中有明显的信息提示,也完全摒弃了图片之外还有文字需要甄别,比如19年的15题:

2020年非选择选取的材料都是学生眼熟的。无论是义和团的抗争、联合国的机构职能、中国恢复联合国,还是爱因斯坦受破害、二战对德国的影响。虽然也是选自某历史著作非课本原文,但只是对课本内容稍微细化或扩充,意思无二。但是,201927题描述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201826题题材为“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27题以历次战争死伤人数多少作对比;16年提到战略支援部队;可见历年考试在材料的选取中都有新内容,新角度。2020年非选择题使用的熟悉素材显然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三、设问逻辑简单。

近几年都有考查时间计算,201927题(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东方巨响”与原子弹的首次使用相距多少年。”除了时间计算,还包含了对原子弹第一次使用的时间考查;比较2020年的26(1)“材料表述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距今多少周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时间材料已给出,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省掉了一个基础知识的考查,直接计算年代,答案得出减少了一步。

试题中出现“结合所学知识”19年出现四次,18年出现三次,20年试题只有28题出现了两次,学生回答问题需要使用的条件减少,难度自然降低了。

以上分析,为我们在试题命制的难易度把握上有了可供操控的标准。当然明年后年试题难度将是什么并不好做预测,至少在可预测的降低难度的年份,我们有了更为准确的复习策略。

以上分析的价值并不在于此,在试题降低难度的时候,更容易让我们看到考查的是什么,吹尽黄沙始到金。

试题的教学导向在哪里,降低了难度并不是单纯的简单,2020年河北中考历史试题简单中含着明显的深意。

1.更加重视对人物的考查。从道光帝到第一批留学生,从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到带着时代烙印的小说人物;其中既有个体也有群体,比如义和团、苏联解体给民众的影响;人物中既有课标中有名有姓的,又有没出现在课标中的,比如道光帝、爱因斯坦。对人物的考查与往年相比,2018年有四道试题,2019年有六题, 到了2020年有七题以人物的所为、所说、所想命制。这一趋势强化了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加关注人物,避免教学只见事件不见人物,让历史教学因为人物的出现,更加鲜活。

2、这次试题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中,这是降低难度的需要,还是对材料选取方向命题人员观念发生转变——更加关注教材?以往的试题材料、主题多来自高中课本,或课本之外的历史专著。今年试题涉及到的材料也来自于某著作,但是基本依托教材内容的稍作扩展,内容与课本的重叠度很大。因此以后的教学要更多关注教材,就教材提出问题,促法学生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能熟悉了课本,还可以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对开卷考试来说课本熟悉程度也是决定了学生在考场上使用课本的有效度。

3.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今年28题第一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问题源于一则新闻,中国2020527日否决安理会决议,结合材料让学生指出中国行使的哪一权力,继而追问中国最初行使安理会权力的时间以及原因,再问恢复安理会权力的国际有利条件以及影响。试题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了。

现实本就是历史的继续。这道试题的设置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历史落地,彰显出历史教学的现实价值。

试题在哪里还可以深挖,新冠疫情导致问题难度降低,但试题的立意以及选材内容很丰富,作为一线教师不可只就题说题,那将是资源浪费。

比如27题两段材料都是围绕德国纳粹统治影响来设置问题和答案的:

材料一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小工厂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这段材料信息很丰富,爱因斯坦出身贫寒,最后却成就卓著,与他个人的勤奋密不可分;他热爱科学更热爱和平,认为科学只有服务于人类才具有价值。爱因斯坦反对纳粹统治而被迫流亡美国。对如此丰富的素材还可以设置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再思考的

  材料二 ……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

  2)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并指出纳粹统治使欧洲陷入了哪场战争。

    关于战争的这一问的显然是为降低难度送分的,如果把这一问去掉,结合上边选择的部分材料,则可以得出后果的另外一个答案“德国社会民陷入盲目的个人崇拜”,如果归纳后果不局限于材料二,结合材料一还可以看出纳粹统治的另一个后果是“大量科学家流亡,国家人力资源流失”。

这份试卷还有哪些亮点。

一、家国情怀是永恒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河北中考将这一重大指示精神明确的反映到试题导向上。2018年考查“归纳三首歌曲体现的共同革命精神”,2019年考查“归纳毛泽东、邓小平毕生致力于完成的共同事业是什么”、“归纳以上人物的主张所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2020年延续这一传统,再次考查“归纳义和团表现出的战斗精神”,同时在选择题12题中还专门考查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救国图强。通过中考的导向,再次指出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关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同时,试题中还出现了“道光皇帝”、“陈独秀、李大钊”“爱因斯坦”这些重大人物,无不在提示我们历史的核心是“人的活动”,用重大人物的言行教育学生、警醒学生,这饱含着命题者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期待——要始终关注到历史发展中人的价值和重大历史事件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二、周年、热点是永恒的热点熟悉河北中考文综试题的都知道:河北的中考从来不回避周年和热点。考查周年和热点既是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有效途径,又是利用热点教育学生的良好契机。2020年历史试题既有对“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纳米比亚独立”、“义和团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周年知识的考查,也关注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这一重大时政热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热点体现在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上,体现了良好的分工)。尤其精妙的是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进行了结合,考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当今的影响,既打通了周年与时政热点的关联,又渗透了联系是学习历史的根本这一理念,与2018年“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这一设问异曲同工、一脉相承。

三、不断的创新是永恒的传承若问河北中考文科综合试题近些年来唯一不变的是什么,那就是创新的意识。虽然今年基于大的客观背景与降低难度的需求,选择题的基本类型与三道材料题的常规设置没有大的变动,但仍然是新意迭出,如“战斗精神”、“例证”“哪一权利”这样的设问,如将这几年传统的“折线图”调整为“饼状图”,相信这些崭新的词汇和调整又将引领2021年的各类备考试题。当然,创新意识并没有改变历史考查的核心——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与史料的阅读能力。如选择题15题以《平凡的世界》中王满银的经历考查了“文化大革命”的时代特点,这是典型的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如材料题27题“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这是典型的史料阅读能力的考查。如果说创新情境使历史考查具备了神韵,那史论结合就使历史考查具备了灵魂。总的来看,今年的文科综合(历史)试卷体恤了考生、关注了家国,照顾了周年、坚持了根本、创新了设问。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对历史情境的创设要有“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大胆。唯此,就能做得对历史试题,学得会历史精髓。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