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要求 作业周期 : 2020-05-22 2021-04-30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因为新冠病毒,我们从春节持续战斗到了现在,前线有战疫天使护航大家,后面有教育园丁保护“花朵”,我们的老师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停课不停学,在线课程教学。

    学习《在线学习设计与实施----不同的形式,同样的精彩》课程,你是怎样进行在线教学的呢,分享一篇你的在线课程教学设计; 幼儿园教师可分享一篇幼儿园教学设计。

要求:

1. 请认真学习《在线学习设计与实施----不同的形式,同样的精彩》这门课,根据课程内容完成作业;

2. 作业内容必须为原创,不少于300字;

3. 请在截至日期之前完成提交,逾期将无法再提交

    

发布者:教务管理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学员许凤山    所属单位:青龙一中    提交时间: 2021-03-24 16:30:51    浏览数( 0 ) 【举报】

2021两会之政府工作报告

 

一、时政背景

 

202135上午9时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3.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进出口量稳质升,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如何实现?

 

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用改革办法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稳定和扩大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更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强基本民生保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政府建设: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政务公开。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持续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知识链接

 

(一)经济生活

1.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总理在报告中谈到去年各地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企业和员工共同克服困难。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促进就业,可以增加居民收入,提升家庭消费水平。2021年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也表明我国重视解决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发展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4.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5.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

 

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

 

8.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2021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全面落实监管责任,加强对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

 

11.我国的所有制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类市场主体都是国家现代化的建设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12.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13.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拓展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有效结合,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重视内需,不仅能拉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14..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100亿元。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二)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今年政府投资更多向惠及面广的民生项目倾斜,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权益日益得到实现和保障。

 

2.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具有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等职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3.要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021年要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对取消或下放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

 

4.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要大力纠治“四风”,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5.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治理能力。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察和人民监督建设高效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6.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7.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8.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同各国加强防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推进全球治理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9.政府与党、政府与人大、政府与政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接受人大监督。人民政协是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国政协委员列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三)文化生活

1.文化对经济、社会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4.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5.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aozhenglaoshi)gaozhenglaoshi)

6.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aozhenglaoshi)

7.文化激荡看主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作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管理,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坚决抵制和取缔腐朽文化。

 

(四)生活与哲学

 

1.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全面实现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谋发展。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3.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制定了十四五规划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在工作中搞“一刀切”

 

5.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自向对立面转化。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事不畏难、责不避险,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

 

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注重解民忧、纾民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7.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我们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8.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9.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10.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能源、交通、电信等基础性行业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

 

11.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1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1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三、相关练习

1.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2020年之所以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是因为(  )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意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③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艰辛的抗疫历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各方面持续努力,开展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党中央领导人民能打赢防疫抗疫战得益于(  )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战略部署

②对疫情的高度重视成为抗疫成功的关键点

③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建立和利用新的联系

④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在抗疫中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面对风险和挑战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工作,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任务。党中央将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是基于(   )

①就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②增强就业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的需要

③实现就业才能创造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能使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更多学习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gaozhenglaoshi)

4.2020年我国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下列对打好三大攻坚能的举措分析正确的是(   )

①强化金融监管--减少国债发行--消除金融风险

②开展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致富

③发展消费新业态--促进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

④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打好脱贫攻坚战(  )

①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

②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③是在全国范围内消除收入差距的现实要求

④是确保实现人民同时同步富裕的重要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李总理在报告中谈到,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   )

①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③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④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性作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推进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发生作用的传导路径合理的是(  )

①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生产经营活动

②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及时反映市场信息

③提高市场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促进各类要素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④→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新法延续了原《中华人民共和同契税暂行条例》中关于房产买卖3%~5%的契税税率,也延续了税收优惠的相关规定,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住房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①有助于通过税收政策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②部分地方的差别税率仍然体现税收固定性这一基本特征

③新法的实施将增加普通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助推房价上涨

④房产买卖所缴纳的契税属于行为税,是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2020年10月13日开始,国务院开展了第七次大督查,14个督查组已奔赴全国14个省市区。从第一次大督查至今,保障和改善民生每一次都是大督查的重点。大督查抓住一个问题一查到底,有集中督查、专项督查、督查回访种种方式,抓铁有痕。材料说明(  )

①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始终坚持执政为民

②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监督是监督政府的最有效方式

③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国务院的督查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2020年1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政府督查工作条例(草案)》。《条例》明确政府督查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和专家学者等参加,并严禁重复督查、多头督查、越权督查,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保障政令畅通。该条例的出台(   )

①是加强行政机关外部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

②体现了民主监督、客观公正的要求

③是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④确保了政府督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去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中国为国际社会带来新贡献、新作为、新动力、新实践、新担当。这说明(  )

A.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B. 国家力量和国家性质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D. 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12.一年来的工作殊为不易,广大人民群众勤劳付出、共克时艰,彰显了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力量源泉。李总理讲话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 群众观点是我党的生命线         B.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13.从“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十西五”时期发展目标,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的2035年远景目标,无不紧紧围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条主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发展前行的根本动力。这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实践的主体

②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14.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财政赤字率是指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部分的所占比例。提高财政赤字率(  )

①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②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

④是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2021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是因为(  )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实现人类文明融合的途径

②文化遗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6.2021年1月18日,中国2020年经济年报出炉。我国经济在极不平凡之年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材料一

 

注: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

材料二2020年初,疫情突如其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回首过去一年,套餐规划师、密室设计师、数字化运营师、城市管理网格员……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新职业应运而生,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在线娱乐、在线营销逆势增长,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成长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概括图表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经济巨轮依然能破浪前行的原因。

 

 

 

 

17.《政府工作报告》干货多多。“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规模市场,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十四五”时期,应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加快国内外标准规则对接,全面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国内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使国内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双循环”的引擎,高质量参与全球分工和高水平推进国际合作,有效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如何建设现代市场体系,更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8.十四五时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建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前瞻性思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思维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贯彻党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实现高质量发展。

 

 

 

19.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人民至上,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和类型施策,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推动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经过8年持续奋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历史时刻。当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为世界上仍然处于贫困之中的人民追求富裕安康的生活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2020年后,我国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不再存在,但相对贫困问题会凸显并长期存在,需要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防止返贫和应对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1)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理想。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对于消除贫困有着积极意义,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班级举行“我为中国脱贫攻坚点赞”活动,请你列出两个点赞要点。(每条10~50个字)

 


参考答案:

1.B  2.B  3.D  4.C  5.A  6.C  7.D  8.A  9.D  10.C  11.D  12.C  13.A

14. A  15.B

 

16.(1)1986年以来我国GDP逐步增长,2020年再创历史新高,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GDP增速来看,虽然2020年一季度GDP增速同比下降,但是中国经济很快复苏。2020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2)①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2020年我国居民收入稳定,为消费提供了基础,拉动了经济发展。

②坚持党的领导,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疫情突如其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及时调控、科学决策。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疫情期间催生了很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回稳复苏。

 

 

17.

①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有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②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需要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③要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④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18.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加强前瞻性思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就是“扬弃”,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9.

1)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增强贫困人口脱贫信心和力量;推动我国脱贫攻坚实践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丰富发展人类减贫经验,为加速全球减贫进程贡献智慧。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实质就是“扬弃”。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激发内生动力与活力,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3)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国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附件

  • 2021两会之政府工作报告对应知识点(含对应练习).docx 下载 预览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