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交作品 作业周期 : 2020-06-17 2020-09-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下2题任选一个:

 

1.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请参训教师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和自身实践情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到达会学的目的。

 

2.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用精心设计的,充满思想的问题推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表达自己的成功感,还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的?举例说明自己进行问题教学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关键词:问题设计 问题表达 候答 叫答 理答

 

     【具体要求】

     a. 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

     b.观点明确,符合教育教学实际,有可操作性.;个人独创,杜绝雷同  
     c.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d.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
     e.请在9月30号之前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交作品

提交者:学员唐路艳    所属单位:大屯乡初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20-07-06 14:46:33    浏览数( 4 ) 【举报】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艺术。在化学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问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实现提问的有效性,做到有效提问。

  关键词:有效提问;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实验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扬弃“满堂灌”,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我查阅了许多教学资料,并仔细地回憶自己和同事们在课堂教学中关于提问的一些情节,根据各自提问的特点,我认真总结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课堂中关于提问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勇于探索的年龄阶段,因此,提问正是我们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知识融合的关键,更是一堂课能否上好的一处关键所在。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于提问却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有的时候,九年级的教学任务较重,有时候会赶进度,所以在课堂上就很少提问,有时候甚至不提问;还有的时候教师不重视提问,问题没有认真地设计,随意性比较强,像“对吗”“是不是”“好不好”等,没有启发性,对课堂教学也没有任何好处;还有的时候,教师提问按座位来,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点“一刀切”的感觉。总之在课堂中,关于提问还存在诸多不足,没能使提问起到好的启发作用。

  二、实现有效提问的策略

  课堂提问应该是教师根据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中精心设计的、具有启发性、针对性的提问。好的问题的提出在课堂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能使课堂充满悬念和浓厚的趣味,能使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思维急速运转的过程,这样,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一)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课堂教学要具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既不能过于直白,又不能太偏太大,要将问题设计得具体、详细、难度适中,同时又要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认真思考之后可以得出相关结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同时锻炼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一课时,讲完燃烧所具备的三个条件之后就是灭火的原理了,在此时,我在教学时先播放了一段火灾视频,同时提出问题,燃烧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但有些时候也会给人们的财产甚至生命造成危害,那么,如何灭火呢?此时,学生在感慨火灾危害的同时也会积极地思考,从而得出灭火的方法。

  (二)问题要有趣味性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先导,学生感兴趣才会真正地喜欢,才会付出努力去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例如,在讲教学“碳的单质”一课时,我首先展示了金刚石和石墨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璀璨夺目的钻石,也用过很多的铅笔,那么,哪位同学知道钻石和铅笔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问题提出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既让学生感到好奇,又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提出问题要掌握时机

  在数学课教学中,灵活把握提问的时机,善于发现和捕捉最佳时机进行提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我们学习了氧气的一些性质和用途之后,学生对氧气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此时,再学习氧气的制取正是时候,所以,在讲授“氧气的制取”一节时,我会设计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一些性质和用途,比如,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可以用于医疗急救等,那么,氧气在用于医疗急救时单单依靠空气中的氧气是不行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得到我们需要的纯度较大的氧气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会很愿意进行下面的学习。

  (四)问题设计具有层次性,因材提问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想使每个问题都恰到好处,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随着问题认真思考几乎是不可能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我们提问也必须要因材提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会使溶液变红,如果此时直接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使石蕊液变红学生一定会很糊涂,但是,如果像教材中设计的那样,先让学生观察醋酸可以使石蕊变色,再观察水不能使石蕊变色,干燥的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石蕊变色,最后将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先喷水,再放到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小花变红。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问:哪一类物质可以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可以使石蕊变红吗?为什么二氧化碳和水接触后可以使石蕊变红?这样设计几个难度不同的问题,既可以按学生实际情况分别回答,又给大部分学生逐步思考的提示,使提问的有效性增强。

  (五)通过化学实验提出有效问题

  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教材设计的实验之外,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同时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辅助教学。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们可以添加一些实验,比如,铁和硫酸铜、铁和硫酸铝、银和硫酸铜等,提出问题:为什么铁能和硫酸铜反应,却不和硫酸铝反应?为什么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而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课堂提问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教师必须针对每堂课的具体特点,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高水平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都出在“点”子上,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对问题回答作出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岳俊彩
批阅时间:2020-08-17 09:32:49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