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交作品 作业周期 : 2020-06-17 2020-09-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下2题任选一个:

 

1.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请参训教师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和自身实践情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到达会学的目的。

 

2.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用精心设计的,充满思想的问题推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表达自己的成功感,还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的?举例说明自己进行问题教学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关键词:问题设计 问题表达 候答 叫答 理答

 

     【具体要求】

     a. 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

     b.观点明确,符合教育教学实际,有可操作性.;个人独创,杜绝雷同  
     c.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d.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
     e.请在9月30号之前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交作品

提交者:学员万艳利    所属单位:城关镇中心小学    提交时间: 2020-07-23 11:20:15    浏览数( 0 ) 【举报】

通过学习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情况的研究

一、学习感受

这次培训学习通过观看专家讲座、答疑,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我真是受益匪浅,对以往一些困惑的问题在这次学习中找到了答案。

二、教学过程如何引导探索、实践

   1、设计合理的“导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吸引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进行美术活动的学习。美术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征,将颜色和形状合为一体,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在美术活动教学活动中,如果平淡无奇地“导入”,小学生就不会感兴趣,以至于小学生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其“导入”部分,从而有效的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如: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图形”“有趣的半圆形”等主题活动中,要教小学生设计漂亮的雨伞,漂亮的小汽车、城堡等、看到自己的作品陈列出来,他们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2、根据不同小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促进每个小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
       小学生是喜欢摆弄的,动手操作是孩子们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我为小学生创设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的同时,根据小学生发展水平的不同,投放了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协调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爱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操作活动,教师再引导幼儿在自身的原有水平上进行大胆的操作和尝试。例如:在美工活动中,能力较强的孩子就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较为复杂的材料;而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引导小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较为简单的材料创作。在进行美术活动《新年贺卡》时,我给小学生提供了彩色的小纸片、漂亮的图案、剪刀、糨糊、水彩笔和白卡片。让小学生在听了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组合粘贴或画出漂亮的图画做一张新年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小学生根据意愿开始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卡片,他们一边做一边还兴奋地说着什么,有的粘贴的鱼,有的粘贴的花,有的是房子和娃娃,有的画的熊猫,有的……。当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卡片互相欣赏时,洋溢着的是成功的喜悦。

三、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提问的现状分析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促使学生愿意学习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交往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获得教学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四个特点: 1.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如在这节课中我们可以借助不同样式的钟表情境,问学生:看到这些钟表,你想到了什么?你知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戴手表?(师出示7时钟面)这是李老师早上出门的时间。看看钟面,你知道老师几时出门吗?你怎么看出来的?这些看似比较随意的问题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第一个问题利于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对钟表的认知情况(举手答),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钟表的作用你是几点起床的(点名答),通过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较好的了解到学生对钟面时刻的认知情况,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观察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发现钟面上的一些特征,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小组交流汇报)。 2.问题要有层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这节课教学整时时,教师对例题中的8时、3时、6时三个整时刻的问题设计应有层次,不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这三个问题循序渐进,有坡度。随着这个渐进的问题阶梯,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的发展,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时刻,在学生教老师、学生教学生,学生独立动手拨以及说说拨拨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操作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会认也会拨整时刻,进一步感受整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关系,3.问题应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完例题中的8时、3时、6时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些不同时刻,提问:观察这些整时刻,你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较大,少数学生可能会发现整时钟面的特点,但又不善于表达。这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再问仔细观察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你发现了什么?,在这样问题带有启发性,学生能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发现整时时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关系,真正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4.问题要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总之,恰当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四、亲身感受

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要发展,就必须体验学习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亲身参与。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低年级的学生通常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系统化,并在其间得到经验,通过已有经验去感知新事物。正是通过已有经验,学生才能经历知识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得到新的经验。在这节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摸钟面,感受时针与分针。利用儿童爱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积极思考、大胆表现的机会,如: 8时电子表会怎样显示?照着拨出黑板上的时刻3时,自己独立拨出6时,探究整时刻钟面的特点等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五、收获知识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发展个性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在这节课中,老师要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掌握新知,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不断的激励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应及时地给予适当的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吕建民
批阅时间:2020-09-01 10:10:33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