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交作品 作业周期 : 2020-06-17 2020-09-3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以下2题任选一个:

 

1.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请参训教师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和自身实践情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到达会学的目的。

 

2.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用精心设计的,充满思想的问题推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表达自己的成功感,还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的?举例说明自己进行问题教学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关键词:问题设计 问题表达 候答 叫答 理答

 

     【具体要求】

     a. 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

     b.观点明确,符合教育教学实际,有可操作性.;个人独创,杜绝雷同  
     c.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d.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
     e.请在9月30号之前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第二次校本研修成果】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提交作品

提交者:学员刘鑫    所属单位:教师进修学校    提交时间: 2020-08-10 09:07:05    浏览数( 0 ) 【举报】

自主探究学习

    一 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我们教学的追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应充分考虑数学的趣味性,设计出与现实接近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的内容更加充实。在“分类”一课中,我把食品、水果、饮料、文具和生活用品混装在五个箱子里,让学生对这五类商品进行有条理的摆放。创设情境来促进学生的发展,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自然规律,推动了教学的整体进步。紧接着在第一轮教学结束后,我接着依据“创设情境向整体优化发展”的设想,明确了“优化情境引入,促进课堂发展”的总课题。教学中运用新思路,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学校资源为基础,使教师有了统一的教育理念,加上“分层作业”的实施,推进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完成作业,从课堂教学向课外自学转变,最终向整个中学数学课堂的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此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在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中,体现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结合学生特点所设计的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既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讨论的活动,又引起学生进入探讨、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学习历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设置了学生曾经历的熟悉的已有经验,这种方法,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作用。学生随着主动探讨、自主完成作业,顿时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知觉,会很快地理解自主探究的地位、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 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智力的发展同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设置一些疑问,然后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困惑后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数学教学,这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教学过程。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教材是先通过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5份,取出它的1/4、1/5;再通过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取出它的1/9、3/9;紧接着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取出它的1/3、2/3;最后通过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取出它的1/5、2/5、3/5、4/5。接着,提出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我深有感触地体会到探究性学习是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对我们传统教育观念的改进,在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一定数学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最终达到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智力的发展同步的目的。

    三 观察操作,形成自主探究的深刻体验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思考。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从而使学生对自主探究形成深刻的体验。例如,在讲“中心对称”时,我首先利用幻灯片展示引入部分,从而根据教材的例题提出问题: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结合中心对称的意义,判断三角形和正六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并说出理由。从现实生活中多举出一些中心对称图形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问题,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促进了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

    自主探究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三学”(课前初学、课初再学、课中又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启发学生先讲、多讲,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通过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通过强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 指导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够真正地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占据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探究、交流、学习等具体活动提高学习能力。

    第一,指导学生自主预习,主要体现独立性,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开始要认真给学生设计好适合学生的导学案,以一系列问题的形式,从“本节课需要学什么”“怎样去学”“学会了吗”三方面进行引导。

  第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并思考问题。有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没有信心;有的胆小不敢问问题;有的马马虎虎知识掌握程度也就是一知半解,学习习惯不好,不勤奋,不愿质疑问难,因此我们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条件,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氛围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在上课时要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们积极踊跃、情绪高昂、思维活跃、信心倍增,从而学生接受能力就会增强。教学中要设疑布难,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认同的,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很容接受并愿意主动去思考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一味地采取题海战术,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素质教育对当今学生的要求,从而使得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难学的,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厌学的心理。因此,我认为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在教学中引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及数学故事、数学谜语等来引导学生自主投入课堂学习中去。

    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主动去探究的。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很大的工夫,如果学生只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其效率是很低下的,学生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应付式的学习。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动力,知识可以从接受性学习中获取,但主要的是来探究性学习。另一方面,探究性学习也是促进学生接受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接受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体经验做支撑,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具体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探究性学习是接受性学习的基础。

    如今的社会形势,对于终身学习的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也将面临全面的调整,这里包括教育理念与思想、教育设计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的调整。同时,当今的社会不仅对学生的科学知识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人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技能。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能在其一生当中更好地生存、不断发展的个人能力。人们一旦拥有了这种素质,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并随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调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知识走向自主探究新知的过程,数学教学也不例外。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只有真正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才是好方法,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李玉锋
批阅时间:2020-08-13 11:20:13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