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张丽萍 所属单位:会昌县第四小学 发布时间:2020-10-07 浏览数( -) 【置顶】 【举报】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可以说,我们的一生都要和语文打交道,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而我们在生活中的听、说、读、写哪一样都离不开语文。而在小学阶段为语文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就更为重要了!
叶圣陶先生的文章里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有这样的一个观点: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而我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一节课“听说读写”练下来,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的所得又有多少呢?有的时候甚至没有办法做到“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面面俱到。那么这样一个过程,有效学习是没有多少的,除了一些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外,掌握了知识的学生也寥寥无几了,更多的是只能在语文课外靠题海战术的方式去盲目的练、“学”。还记得前两年起小学低年级就已经取消了大小本练习册,但是很多家长都自发的又买来了一本又一本的习题给孩子做,甚至比原先发的大小本练习册的题目量还要多得多。家长们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老师们也怕学生成绩提不高,很多孩子的成绩多半都是通过做题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提高的,离开了课本,习题,很多孩子对课外的语文知识一问三不知,这是很可怕但又很普遍的现象,农村孩子尤为明显。这样的现象值得让我们深思!
如何在除了讲之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作为一名一线语文老师,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现在农村学校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了,担当者活动也深入农村学校,带来了非常多的语文学习资源。但是,深怕读课外书影响学习的心理使得这些资源很多都成了摆设,孩子们渴望而不可及(可望而不可即)。须知语文成绩的提高,阅读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如今高考试卷改革,也大大的增加了阅读量,即使做数学试卷也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利用好每一节阅读课,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提高语文的学科素养。
2、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读书读报和动笔写作的习惯。光靠读不动笔也是很难提高语文能力的。很多孩子一目十行的读,囫囵吞枣的读,等到要动笔的时候就开始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个字。这也是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地方,可恰恰习作的分数已占卷面分数的三分之一了,这也从侧面说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提倡读的时候也要提倡孩子们多动笔,不动笔墨不读书,多写读书笔记,摘抄词句也好抒发读书感受也好,都是语文积累的重要方式和过程。
3、小学阶段,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期,这期间,人的记忆最好而理解力弱,一定要多背。不要去过度要求整篇课文的背诵,多背好词佳句,多背国学经典诗词。背诵的过程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记得中国古诗词大会的冠军——年仅16岁的姑娘武亦姝,她从小就读大量的诗词,文化底蕴深厚,语文成绩更不用说。诗词对于孩子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4、最后一点,是给我们语文老师的建议——写好字,读好书,说好话。只有我们自己把字写好,学生的字才会越写越好;只有我们自己多读书读好书,说出来的话才更加有底蕴,上的课才更加有味道,在潜移默化中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语文之根长得更加粗壮有力,让人生之花开得更繁、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