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举出一个案例,你如何把学生置于思维的矛盾中,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 作业周期 : 2020-06-03 2020-10-31

所属计划: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在讲座中强调,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置于思维的矛盾中,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举出一个这样的教学案例。

发布者:贾君红

举出一个案例,你如何把学生置于思维的矛盾中,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

提交者:学员李红松    所属单位:杞县高中附属中学    提交时间: 2020-10-22 21:23:47    浏览数( 0 ) 【举报】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共同追求,同样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课堂教学的追求。和谐的课堂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因为矛盾与冲突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有矛盾才有发展,有冲突才有促进,课堂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中常“利用‘冲突’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人为地为掌握知识而设置各种矛盾,在互相冲突中促使学生学习质量不断上升”。那么,什么是认知冲突呢?皮亚杰认为:“认知冲突是个体已有观点与新的问题情境相互矛盾,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平衡。当个体不能通过同化的方式处理面临的刺激情境或问题情境时,认知冲突就出现了。”作为学生而言,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状态,必然会通过顺应的方式,使自己的认知状态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思想会产生碰撞与交锋,最终有所突破,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认识,课堂进入和谐的???高境界。   作为教师而言,如何创设认知冲突,构建和谐课堂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暗藏陷阱,诱发冲突,寻求和谐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直接地把问题呈现给学生,或者过多地为学生铺设台阶,学习活动丧失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知结果,难以体会到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作为教师,应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以及教材内容,发现学生的认知矛盾,找准矛盾的生发点,寻找机会制造一些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他们探究数学知识。   【案例】分数化小数   【环节目标】理解“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这个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   经过一番研究,学生得出了“一个分数,如果分母只含有质因数2和5,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还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一结论。   师:真聪明!这个结论这么快就被你们发现了!下面我们就利用结论来判断下列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分组逐一出示,生抢答。   第一组:(能) (不能)(生情绪高涨,速度很快)   第二组:(不能) (不能) (不能)   (师询问理由并不断激励判断快的同学)   第三组:(不能) (不能) (生激动不已,仍大喊“不能”)   师(停顿,故作疑问):不能吗?真得不能吗?……动笔除除看!   生计算,发现能化成有限小   数……(一时哗然,不知所措)   师:坏了,难道刚才得出的结论有问题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生迫不及待开始议论,终于――   生:不是最简分数,还能再约分呢。可以约成,这时再根据结论来判断,是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   (其他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赞赏地点头):看来,这个结论得进行一点修改,判断一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个前提,那就是……   生(齐声兴奋地):一个最简分   数……   上述案例中,“最简分数”这个前提往往是学生在判断过程中容易忽略的。教师没有直白地告知、死板地说教,而是通过设置知识“陷阱”,诱导学生发生错误,在质疑中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有意识地把学生思维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帮助学生检验思维过程,反思他们的想法该如何改变,在经过认知冲突后重建正确的概念,使得前后认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思维和谐发展。   二、激发矛盾,深化冲突,促进和谐   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易错点容易诱发学生的错误,这些易错点既有知识层面的,也有思维层面的。教学中,如果先作提醒,学生往往习过就忘,印象不深;如果直接告知,学生的思维错误则很难暴露,达不到对知识本身的真正理解。教学中,可以结合易错点设置矛盾,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对有争议的现象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强烈的认知冲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有效避免错误。   【案例】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环节目标】正确、合理地运用运算律使得计算简便。   出示:(+)÷。   要求: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生计算,汇报:因为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又因为24是分母4和6的公倍数,所以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   结合汇报,板书:(+)÷=×24+×24=6+4=10。   再出示:÷(+)。   (同样的要求开始计算,受上题影响,学生依葫芦画瓢,再次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结合汇报,板书:÷(+)=×4+×6=+=。   师(不动声色):运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这道题如果就按原来的运算顺序,同学们会算吗?   生(自信):会!(不以为然,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嘛)……   不一会儿,教室里开始骚动起来。   师(故意地):怎么啦?有什么问题吗?   生(疑惑地):咦?算出来的答案怎么会不一样呢!(发现有问题了,可还没找到原因)   小组讨论。   讨论中,或举例,或验证,最终发现这两道题的“结构”不一样,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10-26 09:38:09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