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标题:提交一份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20-05-26 — 2020-06-24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内容:提交1份基于公开教学的教学设计 要求: 杜绝抄袭行为。 请在本地编辑后粘贴进平台内并提交,单次提交操作时间勿超过20分钟。
发布者:管理员
提交者:学员孙德卢 所属单位:霞浦县第十六中学 提交时间: 2020-06-18 07:50:53 浏览数( 0 ) 【举报】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懂得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2.能力目标:经由“现象——本质”、“具体——一般”的学习过程,培养运用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方法的能力,能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能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在现代经济中,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由于计划手段存在严重不足,现代各国纷纷采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而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及供求行情的变化来引导、安排和调整,即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主要是价格和供求两个机制,而这两个是密不可分的——供求善的变化本身就是通过价格信号的变化反映出来的。
本重点的突破,不仅要立足于“资源的内容——资源的配置——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这一逻辑,还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学生能有效认知、理解劝这一知识点。
2.教学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的优缺点
现代社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其他手段不具备的优点:第一,市场能够通过价格的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信息,以实现资源的配置;第二,市场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活经营活动,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效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也解决不了国防、治安等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毒品等严重危害公民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的物品不能让市场调节;此外,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固有的弊端。
在这一难点的突破时,应让学生从“现象”入手,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同时,应该用矛盾的观点,让学生体会“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市场主体自发地追逐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利益,于是可能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与违法违德的逐利行为”,同时也可能导致“盲目决策,导致供求关系失衡,致使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教学过程]
(一) 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
学习活动:学生快速回答问题,达到预备与激活先期知识的目的。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 和 。
2.市场通过 、 和 三大机制及时、准确、灵敏的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二) 社会调查 营造氛围
学生活动一:多媒体展示视频资料,学生回答问题,
思考问题:
1.葱农的话反映了市场是如何调节资源配置?
2.“去年一亩葱收入1000-2000元,所以今年只种了1亩大葱;今年行情好,打算明年4亩地都种大葱!”你认为葱农的这个决策对吗?
设计意图:①逐一展示问题,设置台阶引导学生思考,建立有效联结。②运用学生国庆期间研究型学习——社会调查的视频资料激起兴趣,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③设计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 点滴之路 抽丝剥茧
学习活动二:学生利用阐释与外推图解,深入理解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
自发性 | 盲目性 | 滞后性 | ||
不
同
点 | 原 因 | 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 | ||
后 果 | 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两极分化。 | 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 | ||
表 现 | 结果和预期不一致,带来损失和不良后果 | |||
相 同 点 | 属于市场调节的弊端 |
设计意图:①设计方案需要运用市场调节弊端的的核心知识,让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避免了对知识的简单重复。②设计具有一定思维难度,激发学生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同时又能通过聚合思维对比归纳相得益彰。
修改:学生活动:分析具体材料,进一步加深对市场调节弊端的理解。
1.百年老店同仁堂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发展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
2.南京某老字号“陈馅做新饼”,几代人创下的百年品牌毁于一旦。
3.面对狂飙的猪肉价格,章丘市小型养殖户周某则后悔不已:“去年行情差倒亏,养的那条母猪也拖到屠宰场杀了。害怕今年行情也不好,杀了惟一的老母猪后就没有再购入新母猪。没想到翻年后生猪的行情一路走高,想多养点儿又没了母猪,只能去买小猪来喂了。”
设计意图:①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由于生活实践的缺乏,对其理解还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②在上课环节发现学生的理解确实还是不够深入,因此在修改教学设计时补充上“典型事例分析”,搭设台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知识。
(四) 联系实际 分析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船与锚联结,深刻理解市场秩序、市场规则和诚实守信的关系。
学生活动三:学生通过是非小测验,进一步明辨市场秩序、市场规则和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
1.市场规则的形式是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
2.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落后性的弊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是非小测验对比归纳市场规则的形式和内容,对它们的差异可以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初步建立核心知识体系。
学生活动四:
头脑风暴:你所了解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或事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个人行为准则。
(五) 突出重点 把握主干
学习活动五:学生先独立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研讨,最后交流展示。
问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
审设问 | 知识 角度 | 设问 方式 | 行为 主体 | 其它 限定 | ||||
审材料 | 关键词句 | 课本知识 | ||||||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梳 理 作 答 |
设计意图:设计更高难度的问题任务,激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提高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利用、创造的能力和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活动六:学生画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建构知识网络。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与先期知识加工信息组块,建构知识网络,以便实现对知识的更好理解和同化。
学习活动七:学生运用知识,为章丘大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为继续做大、做强“章丘大葱”特色品牌,让大葱成为章丘的一张靓丽名片。请你针对章丘大葱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本课所学所感,为政府、葱农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进一步深化经济理论的认识和运用并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学习检测 评价学生
[必做题]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 )。
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B.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企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C.国家的宏观调控 D.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2.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偷逃骗税、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B.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C.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D.有了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秩序就一定规范
3.市场调节的优点是( )。
①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保证高效益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④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团购用户的菜品分量不足,订餐位置最靠门边,鞋拿到手上就开胶了……2011年以来,少数团购网站因售假、设立双重标准欺骗消费者而倒闭。这启示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商家必须( )
A.提高商品、服务的价格和质量 B.坚持诚信立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
C.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D.重视和引导消费者形成求实消费心理
5. “苏丹红一号”是一种常用于工业方面的人造化学制剂。研究表明,其有一定的致癌性。在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它被列为禁用的化学物质。但个别企业仍然将其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他们的做法( )
①属于不正当竞争 ②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市场交易原则
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④是由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导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选做题]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6.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其依据是( )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
③政府具有经济管理职能 ④政府是超越市场利益的中立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污染博弈”是指在企业不受管制的环境里,每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都宁肯污染环境,也不愿安装昂贵的污染处理设备。要克服这种现象应该( )
A.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B.把社会效益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
C.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 D.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8.2014 年 9 月底,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有关农民股份合作改革试点方案,此方案将农村土地流转作为重点,这一举措是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后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需要。土地流转有利于( )
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②从制度层面上维护农民对土地所有权
③保护农民承包权带来的生产要素收入 ④完善承包经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实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我国从 2015 年 1 月开始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的制度。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 )
①保障存款安全,维护储户利益 ②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增强企业活力
③防控市场风险,稳定金融秩序 ④加快保险事业发展,增强社会信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随着我国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要促进信息消费,必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加强信息消费环境建设。为此,应当( )
①加大财政对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 ②要增强诚信意识,加强信用建设
③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作用 ④经济效益放首位,大力发展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教后反思】
《市场配置资源》是在深度学习教学理论指导下设计的一堂课。整节课环节设置符合深度教学理论,适合高中学生的思维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教学完成之后,结合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学科同仁的意见,还有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评语时间 :2020-06-18 09: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