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学会分享

发布者:毕凤娟     所属单位:通河县幼儿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16-09-21    浏览数:0

 

让幼儿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4 2 1”的家庭模式,宝贝们每天被人宠着捧着,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和迁就,很容易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成自私的心理。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争抢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有的孩子认为我在玩就是我的,不愿让别的小朋友一起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让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分享后的快乐。

一、 营造和谐的氛围,体验分享的乐趣

首先形成分享行为,幼儿之间要互相信任,彼此关爱,形成集体意识,体验分享的乐趣。对刚入园的小朋友,我们通过游戏活动《找朋友》让孩子们从互相陌生到熟悉,让他们感受到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并且鼓励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增加交往的机会;从传统故事中让孩子们懂得分享和谦让,学会礼貌待人;在手工课中,我会有意识地与孩子们一起出谋划策,分享经验,培养孩子互相帮助意识,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从而自觉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幼儿们的心灵是纯净的,他们在老师们的逐渐引导下,相互亲近友爱,彼此信赖,成为好朋友,逐渐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正面教育为主,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进行教育

班级中有的孩子当着老师的面愿意与他人互换玩具,而老师一走,他就抢回自己的玩具,可以说是一种假分享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采用正面教育为主,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进行教育。因为人人都喜欢被表扬,被认可,孩子也是如此,当幼儿有了分享行为时,老师就应及时表扬幼儿的行为,让小朋友都像他学习,他就会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分享行为,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日常生活中,我们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引导他们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形成换位思考,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四、 创造分享的机会

分享是和他人在情感与物质上的共享,是幼儿在这一天将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带来与同伴分享,而不能是父母带一些水果、小食品拿到班级让自己的孩子分给其他小朋友就是分享,养成孩子互相攀比的习惯。为此我们在班中规定每星期一为“礼物分享日”,只要是自己最心爱的礼物,可以是一本书,一个玩具,也可以是其他自己喜爱的东西,同伴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礼物,这样他们在相互介绍、相互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分享。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分享,充分体验到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体验到人间的温暖,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

     

附件

  • 让幼儿学会分享.doc     下载
评论
发布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