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研修作业要求截止时间:2016-12-31
  2. 作业要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环节中,请根据以往经验,联系本次培训的课程内容,分享在培训课程中您认为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知识点及应用,并简要叙述这样的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您又是如何应用的?

    作业要求:

    1、 认真阅读作业内容,分享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点或应用技巧,优秀作品将在项目主页获得展示机会
    2、 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格式清晰,页面整洁
    3、 作品必须为原创,且与本次培训课程内容相关,发现抄袭一律视为0分,且直接取消项目最终评优机会
    4、 请务必于截止日期12月31日前提交作业,过期将无法补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研修作业要求

提交者:于慧敏     所属单位:通河县幼儿教育中心     提交时间:2016-09-27    浏览数:0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心得

自己应用心得及经验分享 

一、有效应对学生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能力水平的较大差异导致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同样的一个操作任务,有的同学两三分钟就能完成,而有的同学需要花上半节课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也造成了基础比较不好、操作比较慢的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厌学的情绪,进而使得个体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更为明显。怎样缩小个体能力差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任务有难有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每个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成自己能力所及的任务,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就会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所以布置任务的时候需顾及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布置困难程度不同的多个任务让学生自己挑选,也可以先布置普通难度的任务再针对优先完成的同学增加一个具备挑战性的任务,这样让每个同学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任务来自主操作,长期下来,学生就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教师给予的任务时,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的水平,进行自主学习,既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可抑制教师课难教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地去探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这样就降低了教师不断解决学生问题的工作量,同时用启发、提示的方法又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增加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提倡小组互助协作,多向互动小组合作时,各小组为了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小组内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充分论证,实现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在信息教学中,教师分组时要有意识地将“操作能手”和电脑水平较弱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注重团队的评价。当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学生就会产生集体荣誉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在相互合作中,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后者可以从前者身上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即使有学生遇到困难,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不能继续操作,前者通过帮助后者也会产生自豪感,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互助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二、消除小组合作的副作用有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己不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甚至脱离合作学习的全过程,最后则搭上小组的合作成果这辆“顺风车”,使自己获得与组员同等的评价。首先我们要弄清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及其要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对于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针对以上合作学习的一些特点,我们可以提出一些策略来消除“搭车”现象。 1、让小组成员明确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合作观念和共同的奋斗目标。小组学习的成功则取决于所有组员的通力合作。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个人成功和小组成功是相辅相成的。 2、把握协作与分工的关系,个体应承担各自分工的任务。为避免前面提到的“搭车”现象的发生,必须让小组每个成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都有事可做,对完成学习任务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教师应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岗位分工,以达到每个学生均衡地参与。例如,可以设置组长,记录人,发言人,检查员,汇报员等岗位。还可以引导小组成员将任务进行细分,比如在制作网页的时候,有的人负责找图片,有的人负责找资料,有的人则负责制作等等。 3、注重小组与个体的关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应采取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每次合作中纪律好,参与度高,分工合理的小组及个人都要进行表扬。评价的着眼点还要定位在每个小组的提高与进步上,使得所有小组都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只要是比过去进步了,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除了教师的评价,学生组内自评也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对合作感受最深的通常是学生自己。通过学生组内评价,能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三、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     由于信息技术课提倡自主操作、小组合作与互助协作,学生大声讨论、离开座位等现象是正常现象,如何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预防课堂的混乱, 

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优势: 

优点一:信息技术的介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更给课堂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丰富了学生感知数学对象的途径,促进他们更加乐意接近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更多成功。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的多样化,使老师对课堂驾驭相对容易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提高。 

优点二:信息技术的运用,使课堂上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多媒体课件使老师免去了许多板书,使课堂结构也更紧凑。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资源更为丰富,不仅扩大了教师与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同时也合理地运用各种教育资源,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为优化教育软件资源配置提供了可行的环境。 

优点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过去常规手段教学中难以开发和表现的物理现象和较复杂的逻辑关系、较难建立起的时空关系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展示和交互的学习环境。与真实现象极其相似的二维、三维动画和声音,以及对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虚拟,使学习者很方便地走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特殊环境,体验和经历那些平时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事物变化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优点四:因为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前已经制作好了,课堂教学组织是按课件中的流程一步步走下去,这样使一节课条理清楚,结构紧凑,有利于掌握教学和学习进度。 

优点五: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大量的素材图片或动画,给同学们以视觉享受,渗透了美感教育。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