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课堂教学中的师德截止时间:2013-07-16
  2. 作业要求:

     1.作业题目:

    撰写一个教育案例
        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领导、家校沟通、教育科研等实际工作,描述一个教育事件(问题)发生、发展及其解决的过程与结果,根据所学习的理论作出反思。
    要求:事件真实典型,行文简洁流畅,字数800-1500字。发现抄袭,零分处理。
    2.评分建议:
    作业内容
    评分等级
    得分比值
    答题内容原创,理论水平高,观点明确,有教学针对性,语言准确,字数符合要求。
    优秀
    100%
    答题内容原创,有一定理论水平,观点明确,有一定针对性,字数符合要求。
    良好
    80%
    答题内容有一定针对性,没有错误。字数符合最低要求。
    及格
    60%
    答题内容与本作业无关,或发现抄袭。
    不及格
    0%
    3.作业范例

  3. 发布者:通识 闫德明

课堂教学中的师德

提交者:gs62043b267aedf40    提交时间:2013-07-01    浏览数:48     评论数:8

                               让师德在课堂教学中闪光

 我班后进生陈祥珠,经常在课堂上违反纪律,弄得科任老师下不了台。有一天,我上地理课,发现他在下面写写划划,便边说课文边靠近他一瞧,发现他正在画一幅我的漫画,当时我肺都要气炸了,真想大声训诉他几句,全班同学看着脸色铁青的我,空气顿时凝固了,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但最终理智占了上风,我忍住了,只是看了慌里慌张的他,便转身离去。下课后,我把他请到办公室,故作轻松地说:“你的美术基础不错呀!要不,我请你给我画一幅相。”他满脸通红,忐忑不安地低下头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在地理课上画画,更不应该丑化你,请老师处罚我。”我走上去拍了拍他的肩头,因势利导地说:“学习上有这股画画的劲头,你准行。”后来,我有意举办了班级美术展,选贴了他的几幅画,并委任他为墙报的美术编辑,并在课前帮我画一些地理板图。慢慢地,他上课再也不捣蛋了,后来,还作为有美术特长的学生,被普通高中华侨中学录取了。2009年,又恰好分在我所任教的高三(11)班,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他报考美术专业,最后考上了3A院校。

   反思;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老师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后进生虽然行为怪异缺点多,但多年的班主任实践证明,只要努力去发现,任何一个后进生的身上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因此,对后进生,我首先转移情感立足点,不嫌弃他们,注意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关爱学生,需要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师,才会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的良师益友般的师生关系,关心爱护学生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关爱”“尊重”,是教师的责任,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师德行为的核心要求。

一、把阳光洒向每一扇心扉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在课堂教学中,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就必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片绿叶,把阳光洒向每一扇心扉。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才能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教师才不会出现以下师德缺失行为:

1、偏爱少数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漠视其他学生的存在,用语言伤害给自己“麻烦”的学生,甚至袒护出错的“关系生”。

2、偏心少数学生,给予他们较多的回答、练习、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不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不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主动性的帮助。

于永正在给初作教师的女儿的建议中,是这样说的: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切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偏爱是当老师的大忌之一。你和孩子相处时间长了,会感到每个孩子都有可爱之处,即使长得丑的学生,慢慢也会看顺眼,更要关心学困生……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克服偏爱偏心行为,教师应起码做到以下两点:

1、阳光普照。这需要教师从人格平等的角度看待每一个学生,并给予充分的尊重。教师应把每个学生都当作天使,不唯学习成绩的好坏,不讲私人感情的深厚,不以貌待生,更不受利益驱使而跪着教书。

2、机会同等。这需要教师从权利平等的角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等,要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究、平等对话、分层练习等途径,尽可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同的学习空间和表现平台。 

二、精心呵护每一棵嫩苗

学生如果是一棵棵禾苗,教师的言行就应是阳光雨露,是和风细雨。精心呵护每一棵嫩苗,依靠的是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关照,需要的是教师的谨言慎行。

1、把握好严格要求的度。严格要求学生,是师爱的应有内容。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是对学生成长发展的极大戕害,是不尊重学生生命的一种表现。如果把握不好度,往往会走向“严厉”,甚至“严酷”,因此发生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不尊重学生生命的极端表现。

2、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用心体会学生的个体特点,是尊重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不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一定不会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依据学生个体特点进行教学的教师,必然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组织方面缺乏针对性、层次性。

3、认真倾听,耐心等待。倾听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学生发言时,教师的动作、神态和目光等,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学生回答时,教师不注视着学生,来回走动,甚至做其他事情(如板书)等,在不经意间伤害着学生的自尊心。对于不能立即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不要急于叫别人回答,而要用真诚信任的目光注视他、等待他。

4、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很大。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要时刻注意起到积极的引导激励作用。一定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切忌训斥、指责,更不可把答对与答错的学生进行对比。“我们请一位学生站起来,一定要让他体面地坐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呵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洒向学生的都是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博爱、平等造就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成就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吧!

 

“关爱学生,需要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从其它地方paste过来时,是否适当注意一下排版?

© 2012-2062 中国教师教育网 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12024815号/京ICP证12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