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论坛研讨

统编教材课外阅读的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发布者:孟未枝     发布时间:2020-07-30 浏览数( 0) 【举报】

统编教材课外阅读的编排思路与教学建议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余琴
“课外阅读课程化”是统编教材的编写亮点之一。教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教师、家长和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学期可以读哪些书。这些书目分别编排在各册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栏目中,并告诉学生怎么读这些书。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于解决课外阅读边缘化、随意化的问题。
此外,小学一、二年级教材“语文园地”编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栏目,三至六年级随课文编写了“资料袋”“阅读链接”栏目,都体现了统编教材系统安排课外阅读的编写特色。
01
快乐读书吧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每册安排一次,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增强读书意识,科学合理地选择阅读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01
强调让学生快乐持续地阅读
“快乐读书吧”的“吧”,如果读bā,就类似酒吧、咖啡吧、吧台,是一个读书的场所;如果读ba,就是一种召唤、提议,倡导大家一起来读书。“快乐”一词强调无压力地阅读,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不要有太多的过程性考查。评价重在鼓励学生持续阅读,不干扰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要简单、易操作,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02
编排梯度明晰有序
一、二年级“快乐读书吧”编写体例一致。从内容看,主要是推荐学生阅读童谣、儿歌、童话、儿童故事。从要求看,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展示阅读成果;二是学习简单的阅读方法,如学会看封面,能找到书名和作者,学会看目录了解主要内容,能找到阅读内容的起始页;三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愿意分享阅读感受,与同伴互换阅读书籍,养成整理书籍、爱护书本的习惯。
三至六年级“快乐读书吧”延续低年级的编排体系,每次从一个页面增至两个页面,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导语通过联系学生生活,设置问题引发思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你读过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列举经典故事、展示精彩片段、简要介绍故事内容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类别的书籍。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阅读童话、寓言、神话、科普读物、民间故事、中国古典名著、成长小说、外国文学作品。小贴士提示本次阅读活动的阅读要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提示,引导学生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教学时要注意教材编排的梯度,不必操之过急。
03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
一、二年级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用“泡泡语”呈现阅读指导;三至六年级用“小贴士”提示阅读某类书籍的阅读方法。这些阅读指导明确、具体、可操作,目标要求螺旋上升,保证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实施的科学性。从三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开始,按照不同文体类别进行阅读指导,体现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的理念,克服不顾文体特点随意指导的弊端。这些指导内容是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好抓手。(见下表)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阅读内容与阅读指导
年级
阅读主题、书目类别
阅读指导
一年级上册
读书真快乐
培养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基本途径;乐于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一年级下册
读读童谣和儿歌
培养阅读童谣和儿歌书籍的兴趣;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书籍
二年级上册
读读童话故事
培养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认识书的封面,了解书名和作者等基本信息;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二年级下册
读读儿童故事
培养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学会看书的目录,了解书里大致内容;乐于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三年级上册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童话
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
三年级下册
小故事大道理:寓言
能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四年级上册
很久很久以前:神话
明白神话在先民心中的地位;读神话时要注意发挥想象,感受其中的神奇
四年级下册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读物
遇到不理解的科技术语,可以试着运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查一查书中谈到的科学问题,了解现在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
五年级上册
从前有座山:民间故事
了解民间故事“情节内部的反复、固定的故事类型、相似的主人公和结局”等文体特点;感受民间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五年级下册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中国古典名著
了解古代长篇小说多是章回体的特点;阅读古典名著可以借助“回目”猜测每回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上册
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小说
厘清人物关系,有助于读懂故事;关注故事情节,可以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下册
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外国文学名著
有的名著读起来困难,应沉下心细细品味;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作品内容和价值;边读边做读书笔记,丰富阅读收获
04
打通课内外阅读的通道
通过“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不断增加阅读量,并主动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品质。如三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以“在那奇妙的王国里”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中外经典童话,是在本册“童话世界”单元基础上的提升。“童话世界”单元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体会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那一定会很好》:体会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在牛肚子里旅行》:画出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并复述故事;《一块奶酪》:了解围绕一块奶酪展开的故事。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四篇童话,对童话的基本特点、童话中丰富的想象有了感性体验,再把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到“快乐读书吧”童话专题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教师解读教材要基于全册,设计教学活动要把课文学习与“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指导关联起来,使“快乐读书吧”成为课内外阅读沟通的重要桥梁。
05
注重对课外阅读全过程的指导
“快乐读书吧”栏目内容不是一两个课时就能完成的。教师要打破课内外界限,注重对学生阅读全过程的指导。阅读前的导读,侧重了解学生的阅读起点,提醒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借助“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指导”,将课文阅读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至课外阅读中。阅读中的跟进指导,侧重引导学生持续阅读,要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程,交流读书计划执行情况,提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预告阅读后交流分享的方式,便于学生分享阅读成果。阅读后的交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分享阅读收获,提升认识,反思总结方法策略,促进思维发展,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02
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
“和大人一起读”是一年级上、下册“语文园地”中的固定栏目,编选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儿歌童谣、故事、绕口令等十六个阅读内容,供学生自由阅读。此栏目提倡无压力的亲子共读,是衔接幼小、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栏目名称“和大人一起读”,强调和一个有阅读经验并能带领孩子阅读的“大人”一起读,这个“大人”可以是教师、家长,也可以是有协助能力的亲友、哥哥姐姐等。“和大人一起读”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强调在和大人一起读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没有理解内容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能静心读、坚持读完,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意图与教材中第一个“快乐读书吧”提出的“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是一致的。
“和大人一起读”是全新栏目,需要家校之间密切协作。教师要借助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传递教材的编写意图,通过现场讲座、网络讲座,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对于找不到“大人”共读的学生,可以利用班级微信、QQ群等,用图片、音频、视频等传播共读的信息,营造共读的场景,引领他们跟大家一起读。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度陪伴学生阅读。要经常组织交流“和大人一起读”的方法经验,供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我爱阅读”是二年级上、下册“语文园地”中的固定栏目,由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进阶而来,其编排思想与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一脉相承。它选编了童话、儿歌、寓言、散文、民间故事等十六个阅读内容,阅读题材、体裁更加丰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它以学生的自由阅读、自主交流为主,是一种非功利、无压力的阅读,其核心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对“我爱阅读”栏目里的阅读内容,不要进行检测。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内完成,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主读通顺,根据前后句子或词语的意思进行猜读。可以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如《企鹅寄冰》中“冰寄到狮子那里变成了水,退回来为什么又变成了冰”等。二是围绕部分不理解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如《王二小》中的“儿童团、扫荡、八路军”等。三是聚焦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如《刻舟求剑》中以“他能否求到剑?为什么?生活中有类似的人或事吗?”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四是发展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如《画家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围绕“谁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景物?他在那里做什么”等问题,在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
03
资料袋、阅读链接
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有些课文后编写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走向课外阅读,内化吸收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鼓励学生研究同体裁作品、同题材文章的写作秘密,发现一篇文章与一本书的关联、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共编写了12个“资料袋”、31个“阅读链接”,承载着丰富的阅读功能。
01
文学熏陶,了解作家与作品
统编教材选文注重经典性和育人价值,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同时也体现了时代特点与现代意识,深受教师和学生喜欢。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作家与作品,“资料袋”中介绍了冰心、老舍、泰戈尔、法布尔、列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阅读链接”则呈现了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帮助学生发现一篇文章与一本书的关联。如五年级下册课文《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课后“阅读链接”节选了《呼兰河传》的结尾,表达对祖父、对园子、对已逝去事物的深切怀念之情。这与课文描述的平静、自由的园子和作者眼中的乐园有些不一致,容易引发认知冲突。学生从整本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篇课文,初步体会整部小说的悲剧意味,更容易引发课外阅读整部小说的兴趣。
02
补充课内教学,促进学生课文理解
有些“资料袋”“阅读链接”对课文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结合课文学习适时融入这些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资料袋”呈现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图片,可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这些少数民族的特征,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等词句,教学时可以图文结合。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运用象征手法描绘美好的梦境,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难度。课后“阅读链接”编排了作家冯雪峰、李何林对鲁迅《野草》的作品评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03
比较阅读,学习不同角度描写
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深刻,提高鉴赏能力。统编教材三至六年级31个“阅读链接”中,有14个体现了比较阅读的理念。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编排了老舍的《猫》《母鸡》与丰子恺的《白鹅》三篇作品,旨在让学生比较同一作家不同作品写动物、不同作家写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猫》和《白鹅》课后“阅读链接”中编排了其他中外名家写动物的文章或片段,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有助于加强他们对表达方法的理解感悟。
综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课文编选到课外阅读系统的构建,形成了一个课内外紧密结合的完整体系。用好统编教材课外阅读指导资源,就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论坛研讨

最新论坛研讨

置顶论坛研讨

精华论坛研讨

热门论坛研讨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