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鸿门宴》语言两探

  发布者:夏松平    所属单位:宿松县第二中学    发布时间:2020-06-26    浏览数( -) 【举报】

鸿门宴语言两探

 

安徽省宿松县第二中学   夏松平

 

一、”“不同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有云: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这里有一个问题:都是叫人,怎么一个用“招”,一个用“召”?答案是:因为“招”“召”不同。

首先来看词义。招,读音为zhāo字从扌,从召,召亦声召,读音zhào字从口,从刀,刀亦声《说文》以手曰招以言曰召。如《荀子劝学》:“登高而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

其次来看语境。刘邦叫樊哙,需要保密,于是用“招”;刘邦以手招,使得樊哙意会,遮人耳目。陈平叫刘邦,需要透明,于是用“召”;陈平以言召,使得刘邦入耳,引人注意。

总之,由“招”“召”不同,亦可见司马迁《鸿门宴》语言之精炼生动。

二、“操”“持”不同

司马迁《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63年版)有云: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刘邦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显然,在表示用手拿的意思的时候,张良用的是“操”,刘邦用的是“持”。那么,为何一个用的是“操”,一个用的是“持”呢?

有人解读道:“用‘操’字,表明在张良心中,沛公和项羽是同等地位的,这也符合张良为沛公手下的身份特点。而沛公用一‘持’字以表示对项羽的恭敬,这也符合沛公的性格特点。连对自己部下张良讲话,都刻意表示出对项羽的尊重、恭敬、臣服,这不正是表现出刘邦城府极深、戒备心重、多疑虚伪的性格吗?”(徐雪斌《孰与君少长——探究〈鸿门宴〉几个不可忽视的细节》,《语文月刊》2016年第2期)

笔者读后,觉得徐老师的解读有“邻人疑斧”之嫌。“邻人疑斧是一则寓言,说的是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被邻居的孩子偷去了,就暗暗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和说话的神色,越看越像个小偷。

诚然,刘邦有多疑之时,虚伪之处,那么他的一言一行是否都表现出多疑虚伪的性格呢?其实,并不全然。“操”与“持”是一组手拿物体的同义词。同是拿着兵器,既可以用“操”,也可以用“持”。《楚辞·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左传·成公十六年》:“寡君乏使使鍼御持矛是以不得犒從者

当然,“操”与“持”的意思也有细微的差别。“操”的重点在于拿得紧、掌握得牢固。因此,“大王来何操”的“操”意在张良要刘邦确定拿来了什么东西,故用“操”。“持”的重点在于维护、保持。因此,“我持白璧一双……玉斗一双……”的“持”意在刘邦向张良说明拿来了什么东西,“白璧”“玉斗”都是玉器,易碎,所以要维护、维持平衡,故用“持”。

总之,笔者认为,张良用“操”,刘邦用“持”,都是出自拿东西的需要,与张刘的身份和性格无关。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