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重力势能

  发布者:刘冰冰    所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发布时间:2020-07-04    浏览数( -) 【举报】


 授课内容

 7.4重力势能

 授课时间

45分钟



 授课对象

 普通高中年级学生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与过去的处理方法相比,教材认真分析了重力做功与路径是否有关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严密,而是想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教材强调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用比较高的观点处理问题,只要求学生能够 来,并不要求学生去重复形成他们的 科学素质 。在讨论物体沿任意路径运动时重力做功的问题时,又一次用到了极限的思想。学生经过多次接触,对这样的方法逐渐就熟悉了。本节重力势能是机械能的重要内容。要从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特点出发,理解建立重力势能概念的可能性,掌握重力势能的定义式,明确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开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图片、现象来支持。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重力势能的概念,在高中阶段要定量的学习重力势能及体验建立过程。学生已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重力做功的计算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



 

 

 

物理

观念

1 、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2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

3 、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科学

思维

1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科学

探究

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科学态度

与责任

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势能的概念,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教学难点

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讲授、实验观察法、分析归纳法、讲练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引出新课



播放动图,提出问题:

1.同样是水为什么有的就是小桥流水之静谧,有的就是气势恢宏之震撼呢?

2.是什么造就了它们的不同呢?

 

教师作系统总结并提出问题:

1.仅仅有了高度谁就会有巨大的能量吗?

2.水的能量究竟和那些因素有关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新课。

 

 

小组讨论,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地球上的物体具有的与它高度有关的能量。

学生探究得到: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

质量一定,物体高度越高 , 重力势能越大;高度一定,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重力做功的特点



提出三种物体下落路径重力做功的情况

竖直路径、斜线路径、曲线路径。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甲、乙、丙三种情况中小球由 A 运动到 B 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过程丙:

这一过程中,教师听取学生汇报,点评.。把整个路径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

由于每一段很小很小,都可以近似看作一段倾斜直线;

分别求出物体通过每一小段倾斜直线时重力所做的功;

物体通过整个路径时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在每小段上所做的功的代数和。

 

强调: h 是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

通过甲、乙、丙的计算结果,请学生总结重力做功的特点。得出结论:

重力做功的特点:

1 )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2 )只跟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om]

学生讨论得到结果:

过程甲、乙结果为:

W G =mgh=mg ( h 1 -h 2 )

 

 

 

 

 

 

 

 

 

 

 

学生选出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直至谈出微元的想法。

 

 

 

 

 

学生可能回答出沿不同方向运动,重力做功相同等结论,教师要进一步给予说明引导。也可能得出结论的意思,表达不一定很准确。

学生根据公式可以自行推导出结果,要让学生养成良好动脑、动手习惯,教师不可包办代替。

 

 

极限的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受过,在此,学生应该能够按预想的思维结果回答出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重力势能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65 ,完成下面三个问题。课件展示内容。

1 、 定义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 、 表达式 : E p =mgh  即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3 、 单位 : 1J=1kg · m/s 2 · m=1N.m

学生阅读,体会概念的分析,引出。

能够语言表述

学生根据定义式推导得出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前面的分析,水到渠成,要求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关系



在黑板上利用重力做功的公式推导出来。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W G =- (Ep2-Ep1)=- Δ Ep

教师总结: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 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 增加。

特别强调:Δ Ep 只与重力做功有关,与其他因素均无关。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探讨。

 

学生回答: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相反数。

 

 

 

 

理解重力做功的特点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

 



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那么,我们要确定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重力势能必须先做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

在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做 0 ,参考平面也叫零势能面。

1)  参考平面:参考平面可以任意选取

  一般选地面为参考平面  

(不加说明的话是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例如:如图,质量 0.5kg 的小球,从桌面以上 h1=1.2m A 点落到地面的 B 点,桌面高 h2=0.8m .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g=10 m/s 2 )

 

 

2) 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同一位置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 但这并不影响问题的研究,因为与重力势能相关的问题中,有价值的是势能的差值,而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对于这个差值没有影响。这点我们在后边问题中探究。

3) 重力势能的正负

 Ep>0 物体的位置在参考平面的上方[来源:学科网]

 Ep=0 物体处于参考平面

 Ep<0 物体的位置在参考平面的下方

虽然重力势能有正负之分,但是它是标量

4、  标量 ,“ + ”“ - ”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 + ”的一定大于“ - ”的。(与功的“ + ”“ — ”含义比较)举例: 5J -7J 两种情况谁大?

 

分组讨论总结规律。

学生应该可以说出与参考平面选取有关。

学生回答什么情况下重力势能取“ + ” , 什么情况下重力势能取“ - ”。

 

 

学生应该回答出 以桌面为参考平面, A 处重力势能是 6J 大于 B 处重力势能 -4J 。正负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

功的正负不表示大小,也不表示方向,它只表示是动力做功还是阻力做功。

学生应该可以说出 分别以桌面、地面为参考平面,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功都是 10J , 与参考平面选取无关。

 

 

学生应该可以说出 分别以桌面、地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势能的变化量都是 -10J , 与参考平面选取无关。

 

 

[来源:学科网]

 

 

 

 

形象地理解对于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在某一位置具有不同的数值。

通过上面的实例计算,引出重力势能的正负。这样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通过与功的“ + ”“ - ”比较,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应用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的引导。不能生硬的给出结论,为学生的理解和后续的应用作好铺垫。

 

 



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严格说来,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所组成的这个物体“系统”所共有的,而不是地球上的物体单独具有的。

          平常所说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只是一致习惯简化的说法。

 




 

 

 

 

 

 

 

 

§7.4  重力势能

一、重力做功:

W G =mgh=mgh 1 -mgh 2  

二、重力势能

1 、定义:
2 、定义式: Ep=mgh

3 、单位: J

三、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W G =-(Ep2-Ep1)=— Δ Ep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五、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