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名家读经典

  发布者:虞美玉    所属单位:宿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2020-07-27    浏览数( -) 【举报】

 

孟子教我们人生路上“二选一”


  《孟子》这部书中有几段展现的是滕文公与孟子之间的对话。滕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故地在今山东滕州西南,至于滕文公何许人也,只知是滕定公之子,史上没有其他记载。滕是个小国,与齐楚两个大国为邻,为此滕文公整天愁眉苦脸,为自己国家的生存担忧。遇到孟子这样的大贤,求贤若渴的滕文公忙不迭地向孟子讨教起生存之道来。
 
初次见面回答问题,孟子并未展开讲,只是给了一个“凿斯池,筑斯城,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的建议。这个建议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争取民心,加强战备,做到这一步,百姓才会拼死效力。后来,滕文公再见孟子,忧心忡忡之貌跃然纸上。彼时齐国正在滕国东南方向筑城,一旦城池筑好,齐国发兵攻打滕国可就方便多了。在硕大的齐国面前,小小的滕国很难逃脱覆灭的下场——只要齐国铁定攻打滕国,就不会有别的结果。
 
孟子给滕文公讲了西周鼻祖周太王遇狄迁岐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周太王久居邠地,不知为何,狄人突然朝邠地进攻。不能因为自己损害百姓呀,周太王只好迁往岐山,百姓一看周太王如此仁义,呼啦啦,立刻跟着就走,那意思是您周太王上哪儿,我们就去哪儿,我们跟您永不分离。
 
说到此处,孟子言明,周太王可以前往岐山,可是滕国迁不走,也搬不开,与齐为邻的现状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有什么好办法呢?孟子说,于今之计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疆为善”,竭尽全力施行怀柔政策。
 
第三次见面,滕文公仍然念念不忘滕国安危,总想找个不费吹灰之力便可立竿见影的快捷之法,以解后顾之忧。孟子把周太王的故事重讲了一遍,真是不厌其烦呀。因为周太王施行仁政,百姓才跟着他前往岐山——谁跟着独夫民贼受苦受累呀。孟子的意思很清楚,周太王应做之事做到了,何愁没有百姓跟着他?又何愁没有地方可以立足呀?
 
一般人都想有个大发展,可是眼前生存有时候却成了绊马索。发展与生存摆在面前,究竟先图哪一个?纠结呀!如果着眼于发展,生存问题何以解决?如果着力于眼前发展,一切都很短视,发展这个事情慢慢地也就少了心气,时间一长,更是无从谈起。
 
每每谈起此事,很多朋友就像滕文公一般,不是唉声叹气,就是无可奈何。能不能有个两全其美之策?能不能一个早上解决所有问题?若从对策本身来讲,两全其美之法当然有,可是需要耐力,更要诚心,但是这样的对策根本不可能在一个早上解决问题,所以能够施行的两全其美之法最终还是没有。与其花费时间寻找对策,还不如做好眼前,搞好当下。话到此处,各位应该可以看出,道行究竟在哪里?
 
坚持本分,努力向善,一个人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命运的选择,“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放在这个语境之下,周太王的选择是不是给我们不小启发?是不是使我们有所醒悟?沿着这样的思路去解决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大概才不至于使我们天天消耗在在“请择于斯二者”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也只有这样,才能轻装上路,朝着美好的明天进发。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