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最终成果提交 > 正文

作业标题 :【微课类】最终成果提交(任选一类提交)截止日期 : 2016-12-30

作业要求 :

此作业下提交的成果类型为:微课,请根据《闽教办人〔201611号 成果评选办法的通知》中要求的成果标准及制作要求提交至平台。

制作要求:

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还需提交教学设计、任务单以及进阶练习等相关资源),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5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flvmp4wmv等),画面尺寸为640×480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总大小不超过100MB。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注:所有提交的成果压缩包命名为“成果名称(学校+姓名)”。

 

发布者 :管理员

【微课类】最终成果提交(任选一类提交)

提交者:学员张源    所属单位:长乐华侨中学    提交时间: 2016-12-02    浏览数( 0 )

原地掷实心球教学设计

                                      长乐华侨中学  张源

一、指导思想: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战略措施。体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义务教育各年级的必修课程。

    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一、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二、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三、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们要由专业老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科学的授教及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练习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一般是双教材,它既能授予学生新知识,又能教会学生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培养他们的体育乐趣,有时通过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还能较好地锻炼体育骨干、小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之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也是沟通老师与同学的桥梁之一,同时,还可培养学生自觉练习的守纪品质。“实心球”这一投掷项目为主教材。而原地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技术比较复杂,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对协调能力尤其讲究,掌握它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中强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要求同学不厌其烦、勤奋刻苦地训练基本功。此外,因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力和臂力都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中运用了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将掌握技术与训练力量相融合、相贯通,即:在发展体力的基础上,学习技术,在学习技术时注意发展体力,使课的形成灵活多变,既有技术的掌握又有力量、协调性的训练。

     

  二、教材分析:

    两个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原地掷实心球”属于投掷类教材,  立定跳远 属于跳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本课是一堂综合课。原地掷实心球为新授课,立定跳远为复习课。原地掷实心球的动作要点: 用力蹬地,送髋展胸,快速挥臂。教学难点:出手角度。立定跳远的动作要点:起跳时预摆动作协调手臂与下肢用力动作。教学难点:腾空动作,两腿尽量团身向胸前靠拢。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基本掌握实心球的握法和持法,预备姿势,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掷实心球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使85%的学生学会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基本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锻炼时注意安全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用力蹬地,送髋展胸,快速挥臂

五、教学难点:出手角度

六、教学方法:1、讲解与示范法 2、分组练习

七、教学内容:1、掷实心球     2、游戏

八、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3)安排见习生;

4)热身活动(肩绕环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踝腕关节运动、提踵运动)

组织:四列疏散队形。

教法:采用镜面示范领操。

要求:动作规范。

2、基本部分:

   (1)原地徒手模仿投掷实心球

   (2)原地持球模仿投掷实心球基本动作

   (2)双手从头后向前投掷实心球

组织:练习队形。

教法:教师讲解方法并示范;学生可根据能力选择站哪一条线。

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

3、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组织:四列疏散队形。

要求:轻松、自然。

   (2)点评本次课

   (3)收拾器材                  

九、运动负荷预计:38%-42%

十、教学评价: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讲解、示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切身体验,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同时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技术动作,达到了教学目标的预期要求,掌握了本次课的技术重点,突破了难点。并能熟练地完成动作技术,达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也较好地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老师评语

指导思想要紧扣《课程标准》,围绕“健康第一”来陈述。学情分析应该有。 微课不够丰富完整,还要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和PPT,音频和视频,做成微课时还要有相关的文字表述。

附件

  • 长乐华侨中学 张源.rar下载

最终成果提交

最新最终成果提交

推荐最终成果提交

热门最终成果提交

热评最终成果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