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校(园)本研修成果要求截止时间:2016-06-25
  2. 作业要求: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或者小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如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及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培训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1、培训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中: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请直接发布在编辑框中,教学课件(PPT)以附件形式上传,课堂实录从视频上传通道上传,请选择平台支持的视频格式。

    2、教学设计内容完整,思路清晰,内容要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个环节使用的媒体及设计意图写清楚;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无录制设备也可用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成绩为“0”分。

    4、请务必于截止日期前(2016年6月25日)提交作业,逾期将无法提交。

  3. 发布者:培训管理专员

校(园)本研修成果要求

提交者:其米益西     所属单位:绒乡小学     提交时间:2016-06-20    浏览数:0     

《动物过冬》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喜鹊、燕子、杜鹃、黄鹂和青蛙、小蚂蚁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总结反思: 
一、激趣引入 
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自己质疑,“冬天到了,人们怎么过冬?那可爱的小动物又如何过冬呢?”从儿童有兴趣的话题导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课堂。接下去,我引导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边读边找答案,使学生做到有目的地去读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通过充分地默读、小声朗读自主获得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通过读第二自然段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了解到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喜鹊在当地搭窝过冬。通过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的语句,学生体会到了青蛙冬眠过冬的方式。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把握语气,小蚂蚁一个人的时候那种孤单的语气、见到喜鹊时候的惊喜的语气、小青蛙耐心的语气和听到青蛙睡觉时候的惊讶。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己体会,自己理解,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不理解冬眠是怎么回事,我就把青蛙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睡得很舒服的样子做成课件,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无需在用过多的语言进行讲解和描述。此外,像燕子、杜鹃、黄鹂这些鸟类学生也比较陌生,我也从网上找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课件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里特点,学生比较感兴趣。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我的鼓励、激励性的语言使用太少等。小青蛙的语气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的太少,也不是特别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听前辈的课,多学习,积极进步。所有的不足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 教育教学中去改进。

附件

  • 动物过冬.pptx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