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关于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分析

  发布者:钱治昌    所属单位: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0-11-23    浏览数( -) 【举报】

    高中生多数年龄在15-18岁,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的阶段,这些问题包含身心成长、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而学生学习的关键是课堂,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并非全神贯注听讲,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课堂问题行为。

一般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外显性的问题行为和内隐性的问题行为。外显性的问题行为有: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说话、吃零食、睡觉、起哄、传纸条、随意走动、看课外书、顶撞老师等。这些行为师生容易发现,容易造成师生冲突,严重影响课堂正常秩序。内隐性的问题行为有:上课走神、发呆、不配合教师教学要求、害怕发言、不敢提问、冷漠对待老师等。这类行为往往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再加上班级学生众多,教师教学压力大,教学进度快,因此在课堂上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无法及时给予相应指导。长此以往,内隐性的课堂问题行为会变得愈发严重,造成师生之间的隔膜,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经过我的观察和总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学生自身应树立远大理想,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专注学习,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困难及时向他人寻求帮助,走出困境。改变问题行为习惯关键靠自身。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而要实现高层次的需求,必然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提升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断积累知识技能,才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当学生有了人生目标,自然会充满学习动力,自觉克服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2.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友观,不盲目从众,学会明辨是非。多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避免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打磨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学生喜欢幽默风趣型的老师,而学生同样认为教学方法单调陈旧、对学生缺乏了解、语言单调,缺乏艺术性的教师课堂问题行为较多。可见,教师要学会用用幽默丰富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学会学生亲切交流,能够打成一片,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到因材施教。当学生沉浸于知识海洋和教师的教学魅力中时,课堂问题行为自然会大幅度减少。

  4. 学校和班级要加强管理,把管理做实做细,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学子。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可以通过良好环境的熏陶、耐心细致的教育进行塑造。

  5. 社会要弘扬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大众媒体要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多报道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内容,弘扬正能量。社会各界应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6. 父母双方应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教育理念,致力于家庭建设,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以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平时应多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运用自身智慧解决身心成长、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能够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作为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阻碍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共同努力,克服不利因素,采取科学办法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