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日志 > 正文

【课堂实录】《劝学》课堂实录

  发布者:丁秀娟    所属单位:郸城县第二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0-09-01    浏览数( -) 【举报】

第二课时 
(上课)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君子博不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1):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1):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青青于蓝,冰寒水)××同学,请你回答。 
(2):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学生举手)××同学。 
(3):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学生举手)××同学。 

(4):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集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同学背诵第二自然段。 
(5):“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同学回答。 
(6):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同学。 
(7):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同学。 
(8):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部分)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集体)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同学。 
(9):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积土成山”,开始。 
生:“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10):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同学。 
(11):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11):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同学,你说说。 
(12):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谁说?(学生举手)××同学。 
(13):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同学,你怎样写的。 
(14):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同学,你说一个。 
(15):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同学。 
(16):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同学。 
(17):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同学,说说你的意见。 
(18):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19):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下面布置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

下课


研修日志

最新研修日志

热评研修日志

热门研修日志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