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讨交流

对祖国统一这课教案发表自己的意见

发布者:李广申     发布时间:2020-10-22 浏览数( 0) 【举报】

祖国统一大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一国两制”构思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2.掌握大陆发展与台湾关系的政策措施,理解中国人民要求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认识到海峡两岸的联系与交流越来越紧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与科学启发,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方法有情景设置、问题探究、横向比较、纵向联系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和重要保证,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香港回归祖国。

  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学生探讨知识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与资料,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前播放《七子之歌·澳门》,请同学们思考闻一多所说的“七子”是哪七子?这首歌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课外积累已基本了解“七子”指的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旅顺和大连。歌曲哭诉了他们渴望重回母亲怀抱、期待祖国统一的强烈情感。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的三子——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回归路。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港澳台问题分别是如何产生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异同?

A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适用于香港、澳门问题。

B(一)、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1898年在帝国主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九十九年(主权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外交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和英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二)、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晾晒被水浸湿的货物为由,进入澳门,并贿赂官员开始在澳门长期居留。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之后葡萄牙一直占领澳门并把澳门作为其领土。

1951年葡方仍宣布,澳门是它的一个海外省 (主权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外交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和葡萄牙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三)、台湾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在内战结束后,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与大陆对抗,从而导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内政问题、历史遗留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为什么要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

为什么要统一?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希望携手共同振兴中华;

为什么要和平统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稳定社会环境;保持台港澳地区稳定繁荣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

为什么要保留台港澳的资本主义制度?

尊重历史和现实,保持台港澳地区稳定繁荣发展;

为什么认为可以用和平方式统一?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希望携手共同振兴中华;

思考1: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又是如何形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她的命运十分坎坷,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党和国家为让台湾尽快回归提出了什么方针?

1.目的: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形成过程

(1)酝酿: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

(2)发展:1981年叶剑英谈话:九条声明

(3)形成:80年代初,邓小平全面阐述

3.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

思考2:“一国两制”会不会动摇我国社会本质?

4.意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如何认识评价“一国两制”(方法指点:实质、作用)

1)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3)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决策。

4)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有利于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的繁荣和稳定

6)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

  过渡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一国两制”的构想却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思考3:香港问题的由来?(怎样被英国侵占的)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有什么本质区别?  改革开放后,解决香港问题有哪些有利条件?

1.香港回归

 1)条件①物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理论:“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

 2)历程:序幕:中英谈判(1982年)

            进展: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

            回归: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

 3)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中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学思之窗分析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最根本原因?说明了什么?

前提条件: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准备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如《联合声明》提供了法律依据。

最根本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实力强大,国际地位提高。

说明实力是外交的后盾。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说明“一国两制”的成功。

港澳回归的意义

1)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新纪元.

2)中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联系七子之歌的呐喊);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充分显示了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实现中国统一大业指导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一国两制”方针将能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民族的全面振兴。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3)世界--为解决国际争端、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思考4:为争取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在党、政府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展如何?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1.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进展:

年份

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元旦

 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真正的停火,并建议两岸直接三通

1987

 台湾政府允许人民赴大陆探亲并进行经济、文化  

交流,海峡两岸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1990年,1991

 海基会、海协会先后成立

1992

九二共识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1993

 汪辜会谈

2005

 

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双方重申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

2008年

两岸实现三通

 

3.阻碍因素:一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扰;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猖獗(联系实际,可介绍下李登辉、陈水扁的分裂行为)

 

思考5:谈谈你对台湾问题前景的看法: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谈谈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能不能使用武力?依据?

A、台湾肯定能回归统一,有利因素:

1)历史依据

2)民心所向:海峡两岸人民在“一国两制”方针的基础上日益达成共识,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

3)政策基础:一国两制

4)实践榜样: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5)改革开放以后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密切(80年代解冻缓和;90年代发展交流新突破;21世纪新发展)

6)党和政府一系列具体措施,不断努力。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全面复兴。

B、道路是曲折的,目前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台湾地区的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美国的活动。

C、万一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动用武力,我们的对策是什么?

我们的态度是:坚持一个中国为前提,坚持一国两制模式,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邓小平讲话)

本课小结

邓小平同志以其非凡的智慧和魄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统一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指导方针。这一构想不仅成功地应用于解决港澳问题,血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而且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诚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研讨交流

最新研讨交流

置顶研讨交流

精华研讨交流

热门研讨交流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