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 作业周期 : 2020-09-16 2020-10-31

所属计划:高中地理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

要求:1.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提交作业,字数不少于500字。

      作业要求个人独创,杜绝抄袭。

发布者:王凤祥

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

提交者:学员赵畅    所属单位:西华县第二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20-09-28 08:34:46    浏览数( 6 ) 【举报】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要素:人地观念(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曹东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从地理角度提出问题、地理表征及交换、地理推理与论证、地理建模、从地理角度解决问题、地理交流”等六个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为高中地理一线教师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有利于老师们在课堂中渗透和培养学生地理的核心素养。笔者以高三一轮复习《地形对农业(自然)区位的影响》为例,论述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的方法和心得。一、识图判读,提升学生读图、析图和表达能力。以“地形的判读”教学为例,呈现的是微观化小区域范围的地图,在选材上尽量运用高考真题的例图,引导学生总结出地形判读的三种常见方法:①图例辨析法,可以根据图中图例信息直接判读,例如山地、河流(河谷);②区域辨析法,根据经纬线指向的具体地形区,进行相关的判读,例如我国东经90°,北纬30°可以准确定位到拉萨,其大的地形区属于藏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③等高线辨析法,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和数值,判别相应的地形。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构成就是地理图表技能,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图技能有明确的要求:“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也是试题的切入点。学生能否使用地图来表达地理信息,可以从侧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地理建模,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 通过地理建模,学生可以通过熟悉的情境,进一步分析地理现象,理解地形和其它各个地理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课堂上和同学探讨农业区位与地形关系,先从他们熟悉的宏观进行分析,宏观上不同地形适宜开展的农业类型不同。如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高原地区发展畜牧业,山地发展林业。在学生回顾原来的知识和原理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微观方面,就某个特定地形区——河谷地形,要求学生自行建模,分析河谷地形对于其它农业区位因素的影响。三、演绎运用,培养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问题分析能力 演绎法能够从一般到特殊,由规律等出发一步步递推检验,体现事物的特殊性。在进一步的探讨中(2016年新课标I 36题,图2),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从一般到特殊的问题分析。地理学特有的综合性、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地理学习对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两大核心素养的教学追求,由此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全面辩证、动态变化的认识和解决现实地理事物和地理问题的核心素养。 四、学以至用,设置情境让学生解决问题地理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学生能够用地理知识,和谐认知“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的问题,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产,要达到人地关系协调统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与技能,需要我们在地理课堂上加以呈现和训练。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王凤祥
批阅时间:2020-09-30 08:21:06

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说理透彻,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科特点,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