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根据必修《表达与交流》提交一篇写作课堂的教学设计 作业周期 : 2020-09-16 2020-12-15

所属计划:高中语文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必修课本中的《表达与交流》环节,提交一篇教学设计。

要求:1、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2、不得抄袭。

发布者:韩洪涛

根据必修《表达与交流》提交一篇写作课堂的教学设计

提交者:学员丁守信    所属单位:郸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20-11-27 20:15:15    浏览数( 0 ) 【举报】

【学情分析】

     本课旨在让学生领会什么是事件的波澜及其艺术效果,进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常见的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我们应该正视一个并不乐观的现实——在写作方面,学生知识还停留在简单的记叙及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上,至于巧妙构思、谋篇布局很是空白。大部分学生依然基础较为薄弱,甚至出现不知从何下笔的现象。教师举例让学生对写事要有点波澜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巧妙着笔,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

    1、领会波澜的含义并体会一波三折、回环曲折之美及其效果。

2、掌握一些常见的叙事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教学重、难点】

1.领会波澜的含义并且品味其艺术效果。

2、掌握一些常见的叙事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课前准备】:

    1、搜集生活中一波三折的故事。

    2、思考怎样才能让文章一波三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精彩论述: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脂砚斋语)。中国的园林,往往是叠嶂回廊,曲水萦绕,在一曲一折之中不断展现山重水复,又不断展现柳暗花明读(写)文章也是如此。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波澜曲折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显示课题:写出事件的波澜

 

二、领会事件的波澜的内涵

学生试举出生活中呈现事件波澜的例子。

教师举例:

例文: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督学到学校视察,见教室里有个地球仪,就问学生甲:你说说看,这地球仪为什么会倾斜23.5度呢?

  学生甲惶恐地答:不是我弄歪的。

督学摇摇头,转问学生乙。学生乙双手一摊,说:您也看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

督学疑惑地询问老师,老师抱歉地说:不能怪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就这样了。

督学脸色愈来愈难看。这时,校长赶紧解释:学校经费有限,这是在地摊上买的。

 

教师明确:本例通过情节的一波三折讽刺了教育界某些领导的不学无术,以及教师的无知愚昧。波澜在写作上其实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相对平铺直叙而言,指的是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

 

三、品味作品写出波澜的艺术效果。  

学生谈作品写出波澜的艺术效果。 

教师明确:文若看山不喜平,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教师可提示课文中一些写事起波澜的例子或学生熟悉的作品。《项链》构思独具匠心,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生际遇几番变化,围绕项链情节的戏剧性的推进紧紧牵系着读者。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俄国短篇小说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他们的异曲同工之妙皆在于情节的波澜起伏,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四、如何更好地写出事件的波澜

掌握一些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

1.悬念法

悬念法包括设悬解悬两方面。所谓设悬就是设置悬念,即在情节发生发展的关键时刻或人物命运攸关的重要关头,叙述戛然而止,转叙他事。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寻根问底的兴趣。所谓解悬也叫释悬,就是指在情节发展的特定阶段,通过矛盾的解决,揭示事情原委和人物命运的结局,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以满足。

如《驿路梨花》,当人们正为露宿而发愁时出现了一间神秘的小屋,小屋的主人是谁呢?猜想间,有人来了,但也不是屋子主人,那小屋子的主人是谁呢?终于知道了小屋是解放军盖的,但为什么要盖这间小屋呢?这样设悬——释悬——带出新悬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文章韵味无穷。

一个悬念贯彻始终,或者环环设置,不但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富于变化美,而且还能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张有弛,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2.抑扬法

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二是欲抑先扬。

如《明湖居听书》,写黑妞说书,先写她唱腔字字清脆,声声婉转;接着写听众的评价: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在这里,写黑妞唱腔清脆婉转,正是为了彰显黑妞唱腔的不完美。当然,从整篇来看,彰显黑妞唱腔的不完美,正是为了彰显白妞说书达到叹为观止的完美境界。运用抑扬彰显法,能使作品有顿挫起落。

3.伏笔法

伏笔,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将要出现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人或事作的提示或暗示。与这种提示或暗示呼应的就是照应。有伏笔就有照应。

如《项链》中对项链是假货的暗示: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其女友佛来思节夫人很随便的态度,说明此项链的并不贵重;失项链后,玛蒂尔德夫妇拿着盛项链的盒子找到那家珠宝店时,老板说他没有卖出这挂项链,只卖出这个盒子,说明盒子和项链不是原配,项链有可能是假的;还项链时,佛来思节连打开看都没有,再一次说明原项链并不贵重。

伏笔的巧妙使用,使波澜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被一根时断时续、明断暗续的主线贯穿始终,脉络分明,结构更加严谨。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可以造成文章波澜的还有设计巧合法、铺陈误会法,着力突转法等。需要注意的是,一篇文章写事件的波澜往往不只用到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的几种方法。这样容易使文章一波三折、平中见奇。

 

五、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1、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人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2、情节的构思老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六、布置作业
请以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要求使用兴波澜、生变化的方法写出事件的波澜。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韩洪涛
批阅时间:2020-11-28 20:52:23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