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化学与生活 作业周期 : 2020-09-19 2020-10-19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的影子,谈谈生活中的化学。原创,不少于1000字。

发布者:刘玉坤

化学与生活

提交者:学员张席    所属单位:河南省淮阳中学    提交时间: 2020-09-21 20:03:53    浏览数( 2 ) 【举报】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位的生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也日趋密切。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到处可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有着丰富的实验内容。化学本应是一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探求自然奥秘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充满着化学的踪影,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学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其它学科,服务于人类自身。设计实验,改进实验,探究和创新。培养出有科学头脑,有科学方法,有化学理念,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新人。那么,如何使化学与生活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呢? 一、用生动的语言铭记原本无趣的知识: 我们知道,有机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具有复杂多样的性质。但我们同样知道,无论多么复杂的有机物,其性质都是由其官能团决定的。把握各种官能团的性质,就等于把握了有机物的主要性质。这一道理若仅用化学语言加以介绍,学生的注意程度及兴趣都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若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方式,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俗语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对于有机物我们都可以从其“长相”看出其“性格”,有机物分子中的各种官能团就好像是有机物的“五官”,我们可以看“五官”识其“性格”,由此,使学生在这种形象的语言方式总牢记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借助形象的比喻理解化学原理: 要把货物由山前的城镇运送到山后的乡村,如果有两种途径:一是翻山越岭,二是通过这座山的隧道。显然,大家都会选择通过这样一条最为直接的道路--通过这座山的隧道实现货物的运送,从而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能耗而达到目的地。在化学范畴中,催化剂的催化原理与人们通过隧道往来于两地的情况差不多。催化剂能够提供一条需要较少能量的途径,让化学品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有了催化剂,很多化学作用的速度加快。例如,汽车安装催化转化器,废气中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有催化剂的环境下,很快便会转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这样,汽车排除的有毒废气可大大降低,从而减低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借助这种形象的比喻使学会深刻地理解了催化剂的工作原理,而无需烦琐冗长的专业语言,使深奥的理论变得如此易懂。 三、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使我们与化学越走越亲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研究的成果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社会中,衣、食、住、行这些不同范畴,任何方面都在使用化学品或应用化学原理。 1. 用化学理论武装头脑 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随着世界工业的高度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已非常严重,防治环境污染,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人人有责任,个个有义务,保护环境从学生时代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所学的化学知识中做起。乱扔生活垃圾除了影响环境卫生外,垃圾腐败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和毒气,乱扔电池不但有无机盐的排出,更有重金属离子进入环境污染水质和土壤。化学实验中的废液和废品,不能随意乱倒,必须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否则会污染自己身边的环境。化石燃料的利用虽然很普遍,但是它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且储藏量及开采时间有限,于是要教育学生有危机感,要从家庭中、日常生活中开始培养节约能源,节约使用石油液化气、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并激发学生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责任感和创新性思考。厨房中和烹饪操作中,化学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如课堂上学习燃烧的基本知识后,就可以指导学生讨论两个方面的问题:终止燃烧有哪些方法?还可分析煤块为什么要做成蜂窝状,煤炉为什么设计上下两个通风孔,如何调节炉火的大小,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等等。讨论了这些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究——灭火问题,节约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食用醋是厨房里最常用的调味品,气味和味道是大家所熟悉的。种田也需要科学,化学知识就非常有用。化肥用多了不但丰不了产,反而会减产,后果还有污染,作物中毒,造成浪费。根据土质清况,面积大小,作物生长状况,通过计算合理地使用化肥,还可以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氮、磷、钾比重大小合理配制。 2. 精心设计家庭小试验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探究和创新利用家庭现有的化学物质(如:食盐、食醋、纯碱等)可以设计出很多小实验。如:为什么腌制食物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将一个萝卜一段挖空,盛进适量的食盐水,过一会儿,会发现液面上升,溶液量增多。在此基础上解释渗透原理,指导学生探讨家庭中常用腌制方法保存食品的原因——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水,食盐腌制原理是用食盐吸收掉生物细胞里水而达到杀死微生物的效果,所以医学上常用食盐做消毒剂,这样可让学生学会探究并发散思维。学生常用于蒸饭的铝饭盒,长期盛装酸碱性物质,饭盒的使用寿命会缩短。饭盒用久了含“灰不溜秋”,若用它蒸煮干竹笋,会使其而目一新,究其原因是:竹笋中有生物碱,金属铝及其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的原因。即: A1203+H+——A13++H20 (被腐蚀) Al+H+——A13++H2 A1203+0H—A102+H20 (变白变新) 所以用酸菜炒竹笋可以去掉竹笋涩味的原因,也就是酸碱中和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四、培养生活能力: 化学教学不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学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化学的价值,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在简单的应用中得到“活化”。 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等同于生活。化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把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如在学习盐的性质时.牙膏中都有摩擦剂。不同品牌中的摩擦剂的种类不同.如:据你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上是(填“易溶”或“难溶”)。请学生自己设计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写出流程图,说明设计方案的优点。如在学习碱的性质时,Ca(OH):的性质有哪些?有哪些应用?系统总结用于制备氢氧化钠.改良酸陛土壤,但不能与铵态氮肥同时使用,这样会降低肥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建筑上用于砌砖抹墙等等,使知识前后连贯,融会贯通,同时使学习成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使学生学习的范围不断扩大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不能停留在掌握某些知识上,而应着力培养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找出问题来探究。如酱油、水果等pH值的测定,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人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CO,)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五、课堂和生活中化学氛围的熏陶——让学生“成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戳穿伪科学的真相,也不是难事。“水能变油”不可信也可信,要分析在什么条件下。因为水含H、0两种元素,而不管是哪种油最少还含有C元素。通过复杂的化学工艺,在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是可以合成的,而“点铁成金”是用任何化学方法也做不到的。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而金是由金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过程不可能改变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中,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对象,作好记载,书写试验报告,特别是有关量的数据的记载,必须认真填写。要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验造成误差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数据的误差不能排除有新的发现。化学史上通过“实验误差”产生新的发现发明的佳话很多。学生学会在变量科学的前提下,大胆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刘玉坤
批阅时间:2020-09-22 10:57:47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