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请提交一份自己满意的板书设计照片 作业周期 : 2020-09-15 2020-11-23

所属计划:高中化学教学计划

作业要求:

作品要求:

1、必须是自己的作品

2、课堂实际使用的板书设计

3、照片要有本人的合影

发布者:张国胜

请提交一份自己满意的板书设计照片

提交者:学员王闪闪    所属单位:郸城县才源高中    提交时间: 2020-10-07 11:12:51    浏览数( 0 ) 【举报】


 

课题

3-1-1   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课时


授课

时间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

2.掌握羟基的特性。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乙醇的性质由乙醇的结构决定,从中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2.通过乙醇在不同条件下脱水方式的差异性学习,加深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的认识,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1.乙醇的结构特点

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乙醇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顾与思考

必修二曾经学习了乙醇的性质,则下列有关乙醇叙述正确的是(C  )

A.具有酸的通性         B.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C.能够和Na反应生成氢气  D.能够和NaOH溶液反应

 

 

回顾、思考、讨论、代表回答

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培养学生温故旧知的习惯和学习新知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导入新课

【点击观看酒驾危险视频】

【思考】乙醇有哪些性质?如何检验驾驶员饮酒了?

 

观看、聆听

通过介绍,引入主题,使学生了解本节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8~52,完成自主学习】

一、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乙醇是极性分子,官能团是_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

二、乙醇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乙醇是__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体,密度比水________,俗称________,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以__________互溶。

2.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CH3CH2OH2Na―→________

C2H5OHHBr ________

2C2H5OH    ________

2)氧化反应

C2H5OH3O2 _______

2CH3CH2OHO2 ________

3)消去反应

CH3CH2OH________

3.用途

     用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用于医疗消毒,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

4.工业用酒精约含乙醇________(质量分数),含乙醇________(质量分数)以上的酒精叫做无水酒精。

1)乙醇的密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与氨水类似)

2)在工业酒精中加入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便得到无水乙醇,可用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是否含水。

思考,按照老师引导的思路进行阅读,小组内讨论,代表回答。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延伸

一、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

【视频观看或演示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将浓硫酸与乙醇按体积比31混合,即将15mL浓硫酸缓缓加入到盛5mL   95%乙醇的烧杯中,再倒入长颈圆底烧瓶中,并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加热混合溶液,迅速升温到170,将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

3.实验现象

   KMnO4酸性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实验结论

    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到170,发生了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5.注意事项

    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为保证有足够的脱水性,硫酸要用98%的浓硫酸,酒精要用无水酒精,浓硫酸和无水酒精的体积比以3:1为宜。

    将浓硫酸与无水酒精混合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无水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由于反应物都是液体而无固体,所以要向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暴沸。

温度计要置于混合溶液的中央位置,测量反应物的温度,量程在200300之间为宜。

加热混合物时要迅速升高温度并稳定在170左右,温度在140时主要产物是乙醚。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混在乙烯中的CO2SO2等杂质。

二、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醇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羟基官能团决定,C—O键和O—H键容易断裂,这是由于在醇分子中,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原子和碳原子强,O—H键和C—O键的电子对都向氧原子偏移,因而醇在起反应时,O—H键和C—O键容易断裂。如图所示,乙醇分子中有五种不同的共价键,在发生不同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不同。

1.与金属钠反应断裂d键,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乙醇在发生消去反应时断裂ac键,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OH   CH2=CH2H2O

3.乙醇在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断裂bd键,化学方程式为

4.乙醇在发生酯化反应时断裂d键,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5.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取代反应时,断裂c键。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HBrC2H5—BrH2O

6.乙醇分子间脱水成醚时,断裂d键或c键。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科学探究】

利用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测酒驾

【视频观看乙醇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现象:溶液变成绿色。

氧化过程:

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提升。

通过对乙醇结构与化学性质原理的拓展,把零散的认识升华到系统认识。

 


例题分析

1.为了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含水的试剂是(C  )

A.金属钠      B.溴水

C.无水硫酸铜粉末     D.浓硫酸

2.下列关于乙醇物理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乙醇易挥发

B.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C.密度比水小,沸点比水高

D.乙醇不能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

3.如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乙烯并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

1)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

在各装置中注入相应的试剂(如图所示)__________

实验时,烧瓶中液体混合物逐渐变黑。

2)能够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_______;装置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若无甲装置,是否也能检验乙烯具有还原性,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

4.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键说明不正确的是( C )

A.和金属钠作用时,键断裂

B.和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断裂

C.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断裂

D.在银催化下和O2作用时,键断裂

5.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最终质量增加的是( C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例题分析、分组讨论,集中评讲

通过针对性例题训练,巩固对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认识


课堂总结

乙醇化学性质小结:

根据课本内容以及所学内容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

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明白本节所学内容,并注重知识的归纳和理解。

 


习题巩固

1.乙醇可以发生以下化学反应,在反应里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的是( BC )

A.乙醇跟金属钠反应

B.乙醇跟氢卤酸的作用

C.乙醇跟浓硫酸反应制乙醚

D.乙醇的燃烧反应

2.能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的事实是( B  )

A.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H2O

B0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05mol氢气

C.乙醇能溶于水

D.乙醇能脱水

3.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目前新兴起的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掺加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在相同情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

B.在相同情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放热量相同

C.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

D.用乙醇作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巩固训练

通过针对性练习,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巩固乙醇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知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新课

本节课我们要 掌握的重点就是认识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课后请完成作业、整理教学案,并预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聆听、思考

提醒学生结合作业整理所学知识,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酚(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二、乙醇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氧化反应

3)消去反应

3.用途

【拓展延伸】

一、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

二、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作业设计


1.完成教材P55习题2

2.完成补充作业

3.整理教学案











 

 

 

 

u=1029843246,4153689092&fm=15&gp=0.jpg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张国胜
批阅时间:2020-10-08 09:07:45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