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作业周期 : 2020-09-28 2020-12-1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该做到课堂“少教”学生“多学”。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及你的做法。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2.不得抄袭,坚持原创。

发布者:朱俊成

课堂如何让教师“少教”学生“多学”

提交者:学员韩小毫    所属单位:周口市第二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20-11-25 10:31:43    浏览数( 0 ) 【举报】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数学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性学习,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探究活动情况不断调整教师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进度,做到较少干预,着力创造一个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民主氛围。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育,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动手操作,培养探究乐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乐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编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时,才能真正懂得数学,学好数学,也只有当学生更好地领会数学时才能更好地感悟到与此相关的生活实际。而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探索活动过程,正是为学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前,首先要给学生讲清进行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要求,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这样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这一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兴趣也逐步得到提高与激发。

三、放开时空,引导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探究机会让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的方式,设计自己的活动方案,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等方法,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做到学生会自己解决的,不提示;学生能自己思考的,不暗示;学生能自己评价的,不先表示。让学生形成自己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由于将实验探索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出问题的结果,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探究的能力。而这一结果是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实验、交流,多角度地探究得来的,因此,学生理解与掌握的程度远远深于教师单纯的说教。同时,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极大地丰富了,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合作交流,提升探究效率

学习是一个体全身心参与的过程,其间充满着学习主体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但是,学习又是一个共性的过程,学习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智慧和情感的撞击最终深刻地影响学习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以达到共同进步。0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朱俊成
批阅时间:2020-11-27 07:44:06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