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你是如何利用教材为学生释疑的? 作业周期 : 2020-10-16 2020-11-25

所属计划:通识

作业要求:

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请各位老师谈谈你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教材或教辅措施去突破知识的重难点的?面对高考,你是如何利用教材为学生释疑的?

发布者:彭林

你是如何利用教材为学生释疑的?

提交者:学员齐腾达    所属单位:河南省扶沟县高级中学    提交时间: 2020-11-07 22:31:16    浏览数( 0 ) 【举报】

在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并掌握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依据实验现象,推理分析的能力。

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抽一到两名学生来扮演该组对应的科学家,去讲述“自己”所做实验的具体过程,并且由讲台下观众提问相关的实验原理、实验技术等相关知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组内辩论与合作的热情,一个学习小组内的学生一起讨论、一起探究、一起修正、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胆子放开了,表现积极了,不再怯于回答。当然,更多的是不足,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商榷改进:

1、学生对各个科学史实验的理解不全面、分析问题不到位、很多问题仍停留在表面。例如在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中,他们怎样推出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从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的实验现象,怎样得出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在这些地方,我应该给与及时的提示及更正,帮助学生去完成这一部分的深入理解。

2、学生上台扮演科学家,这样课堂时间就交给学生,教师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不准确,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3、在细节上更应该注重科学性。如在探究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上的排布时,有这样一些形式:镶、嵌、贯穿。而在讲解这三种形式时,更好地应辅以科学的解读,如“镶”是整个蛋白质分子附着于磷脂双分子层内外表面;“嵌”是蛋白质分子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贯穿”是蛋白质分子整个横跨于磷脂双分子层间,两头露出于磷脂双分子层。因为课堂上未作适当科学的解读,对实际蛋白质的分布还是模棱两可,这是失误的一个地方。

4、最后总结得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后,让学生对照书本上的图片模型进行比较前,应先对各组学生制作的模型进行赏析评价,如很多组的模型中没有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的蛋白质排布等,应其他小组在相互纠错中指出或由老师点评出,加强科学教学。


老师评语:
批阅者:工作坊坊主 彭林
批阅时间:2020-11-08 10:09:48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