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早恋的处理方式

发布者:宋敏     发布时间:2016-04-14     浏览数:0

四、对中学生早恋的对策 
  早恋现象的日益增多及其不容忽视的危害性,使家长、学校、社会都在积极寻求如何正确对待并转化早恋现象的方法。 
(一)学校是主阵地 
1、及早发现苗头 
早恋期间的学生一般有下列几种表现: 
(1)讲究打扮和发型,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 
(2)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呈下降的趋势; 
(3)沉默不语,不能按时就寝,逃避集体活动; 
(4)出现不正常的交往或来往书信明显增多。 
  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作为德育工作者,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需进行个别的谈心教育,寓教育于谈心之中;有的只需通过适当形式的“暗示”教育;有的则需要进行悄悄地说理;有的还需要进行个别的有说服力的批评。 
2、教育者应充当倾听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那么,面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问题倾向更应具有这方面的修养。要想成为一个倾听者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3、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当发现有些男女学生之间交往密切时,一定要先分清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一般交往还是早恋。事实上许多男女学生间的交往只是正常交往,并无恋爱动机,如果对他们胡乱猜疑,捕风捉影,横加指责,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反而提醒了那些纯真的孩子而弄假成真。但如果发现他们确有早恋现象,作为教师一定要冷静、慎重地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纯洁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具体分析早恋的原因,指出他们恋爱的盲目性,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早恋对学习和进步甚至身心带来的危害,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及远大的理想,引导他们回到集体和同学中来。 
4、进行审美教育,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应该尽早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 
5、转移学生注意力 
有人说:“青春期萌动的爱情,就如‘微睡的火山’,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便会爆发出来。”而当前社会上的不利因素都是最强的诱发、刺激物。小小的班主任当然无法左右社会上的不利因素而改变社会环境,但完全可能也很有必要创设班内良好的“小气候”——通过紧张而有序的课内学习,健康有益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们的课内外生活,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组织的活动中。 
6、积极开展性知识的教育  
性是人类最诱人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 
中学生的课程中已有了一点生理卫生的知识,现在的情况是加强性知识的教育已经成为新的课题。现在的电视电影太厉害了,小孩子小小年岁就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敢想,也什么都敢做。一旦出了麻烦,可怎么得了。遮着盖着,不如面对实际。—— 一位心理医生的话。 
中学生的性行为显然是不对的,但在电影电视等传媒的许多镜头里,对性的渲染与夸大,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目前的情况是学校的性教育落后于社会的性渲染和夸大。现在,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要停留在道德与不好意思的层面上,要更多地想一想保护孩子是最重要的。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