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教师职业懈怠的几点建议

发布者:冯琴     发布时间:2016-04-19     浏览数:0

长期以来,“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给教师戴上了太多的光环,也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有如一把把道德枷锁,束缚着教师。但教师毕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他承载不了如此沉重的压力,久而久之,心理失衡,进而发展为职业厌倦。一般认为,教师工作懈怠,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社会的期望值过高。

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信息技术发达使学生获取知识和接受影响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也因此而承担了多重角色。他们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学生的思想日趋复杂,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的残酷现实又进一步强化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不断提升,教师日感越来越难当。此外,公众和一些媒体、舆论在批评教育某些现象时肆意夸大,穷追猛打,使不少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颇有些不知所措,严又不是,松又不对,甚至爱也不好,如履薄冰,心事重重,对所从事的职业疑虑多多。

二、繁重的工作压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一专多能,除了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写论文、探索教育教学创新、考取文凭、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验收更使教师们忙于应付。现在的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过多!基层教师普遍反映,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却是越来越少,大量的时间用于什么?应付!超负荷的对教师来说简直无效的工作使教师对目前的职业观带来了困惑,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教师在完成学校工作后的空余时间被挤得只留下了一点点,业余生活基本成了奢望。

三、心理的负荷超重。

教师聘任制的推行虽是大方向,但由于相关法规、政策的不配套,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致使操作起来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素质低下的学校领导者借聘任制而独断专行,“顺我者留,逆我者走”。教师只能忍气吞声,不可怨言。末位淘汰制更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头顶,待岗、下岗一眨眼间成了摆在面前的现实,成了教师们心中一种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教材的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观念得到了广泛传播,这也使一些“经验型”的教师和不善于学习的教师越来越感到心理不适。在教学新理念发展不成熟的阶段,教育教学风向甚至几天一变,更让教师无所适从,只能跟着领导的意志转移,个人能动性降到了低点。

随着工资待遇的提高,社会、管理层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作中要求教学减负高效,教育要求既爱又严,又划定了条条高压线,教师对完成自己的工作信心不足。对教师的业余时间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订阅杂志、自愿捐款、结对帮困,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甚至把教师等同于社会道德模范,使部分教师认为领导忘记了教师也只是一种职业,教师也有人的本质属性。

四、 不尽合理的制度

目前的各项制度还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必定有不少教师认为不合理的地方,一旦他认为不合理,不公平,就失去了执行制度、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如干好干差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是学科质量还是学生全面素质,还是领导的评价?好差的结果有何区别?是奖金不同还是面子问题?提拔任用的标准是什么?是家长认可,还是教师推荐?或者是领导人说了算?

一个教师,如果他对工作的认识是简单重复、枯燥应付,如果他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了准确定位、价值追求,如果他对一些制度充满了牢骚,那么他就一定会表现出懈怠的种种症状。既然是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该如何解决职业懈怠这个问题呢?

给教师的建议:

一、多学习思考。

过去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可是在这知识爆炸,信息满天飞的时代里,怎样给自己充电又成了人们面临的新问题。许多人都把“知识”看做一体,其实,"知识"利益词涵盖着两重意义的。“知”是知道,指获取信息。“识”乃明白也,说的是:能将获取的信息分析筛选整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大部分人只是满足于从外界获取知识信息,满足于对别人转述信息,而缺乏对知识的领悟、整合及应用能力,人的大脑只是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所以,教师在进行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更应该结合实践,学习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小到教学方法,大至人生价值,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有思想,有思想的人更能的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接受现实,正视自己。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情绪是决定于对事物的认识而不是事件的本身。潜意识中存在着“合理”与“不合理”的标准。而现实毕竟是现实,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可能只出现一种结果。譬如:面对一条冻僵了或受伤了的蛇,人若想救它就必须做好三种思想准备:一是蛇苏醒后报恩,二是蛇很快离开,三是蛇醒来将恩人咬伤甚至咬死。人们往往不愿意接受第三接情况。可现实中第三种情况发生的最多。人们怨恨、不平、委屈。可蛇就是蛇,人们无法以自己的认识及愿望改变事物本身的实质。

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他们来自各个层次的不同家庭,无论是性格、教养、品质及学习能力都存在着千差万别。怎么能要求他们有相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呢?教师如果只顾以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学生,势必会让自己陷入失望、沮丧和郁闷。记牢:“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没有教过学生的人说的,呵呵。

教师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有先进,必然有后进。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并不是每个兵都有资格和机会当成将军。后天的努力固然重要,先天禀赋也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我们成不了将军,那就安心当个标兵吧,如果当不了标兵,那就尽力当个合格的兵吧,让大家都看到你的努力就行了。

虽然“存在即合理”这句话让人听起来不是那么舒服,但某一事物之所以能够存在,就一定有它能够存在的条件。所以人要学会辨证地看待一切,少一些“理所当然”的想法,坦然面对事物的方方面面。不如意之事长八九,碰到了,懊恼了,后悔了,就过去了,不必锥心刺骨,还是劝诫自己多想想有利的一面,多想想实际的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懂得命运是公平的,失去了一些必然也得到了一些,没有完美的幸福。有钱人怕商业风险,有权人怕纪检上门,乞丐追求温饱,病人追求健康,仔细想来,自己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吧。

三、善待自己,保持生命活力。

众所周知,人的耐性是有限的。而中学教师的工作不仅重复性强而且需要高度的耐心和细心。久而久之会让人感到很压抑、疲倦。 “若要想让自己保持活力,就为自己找一个情人,要经常谈恋爱。” 当然不是普通意义的情人,是建议大家在自己的职业以外找一个兴趣爱好做情人。

记记日记,写写微博,满足人的自恋情节。在自己的私密空间里自个表扬鼓励自个。自说自道倾诉心事。自己劝慰自己,给自个宽心解惑。写点文章与朋友共享心得体会,放飞自己的心灵。

是的,人不是工作机器,人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无论是雅还是俗,人都应该活出自己的精彩。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