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浇灌花朵

发布者:陈建芬     发布时间:2016-06-29     浏览数:0

作为班主任队伍中的一员,从教十多年来。虽没有什么惊人的成绩。但我却付出了艰辛与汗水。每天都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班主任工作当中,尽职尽责地引导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工作中对学生倾注了自己无限的热情和关爱。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使我深刻的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同时令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平凡工作中成功的喜悦以及身为人师的幸福。

学生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始终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放在首位,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把“德育活动”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抓手,努力做实、做好,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以活动促孩子成长 。

一、 多彩的活动  感染学生

“诵读精典、让精典浸润人生”的国学诵读活动是我校近年来一直开展的一项德育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针对当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开设了《弟子规》、《三字经》的国学课。在日常的教育中,使我认识到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不被大人重视的一些规矩,要从小抓起,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自从开展了精典诵读活动后,我才感觉到精典正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做个正直的人。这些将会使学生受用终生。读了《三字经》、《弟子规》以后,学生们课间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大声诵读、富有韵律、乐在其中;利用晨午检、国学课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精典接龙、精典配画、诵读竞赛等,学生们兴趣盎然。我深深地感觉到琅琅上口的精典文化正是孩子们成长的精神食粮,它是做人的根本,是为人之道。在当今社会,重温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为教师,义不容辞。

上学期我们开展的“快乐课间”活动,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有序的课间,利于学生的休息,便于下节课更好的学习。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反响。原来的课间环境,教学楼内声音嘈杂,个别同学追跑打闹,经常有同学受到伤害,给学生的安全带来许多危险;对此,我班组织召开了一次班会。大家一起讨论,结合班级特点,设立了专项活动小组。会上中队干部向大家提出倡议:人人从我做起,开展快乐课间活动,让“快乐课间”陪伴我们度过紧张的学习生活。愿快乐的课间给大家带来欢笑!各小队纷纷表示一定认真落实活动计划,共同努力,为创设和谐课间出一份力。

现在的课间,同学们有的看课外书、有的玩翻绳、有的捏彩泥、有的转魔方、还有的折纸做手工等等,真正把课间时间还给孩子们,使孩子们快快乐乐度过每个课间十分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  真诚的爱心  润泽学生

    有人说“爱就是教育”。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爱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我深信,只有用爱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碰撞,也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

    作为低年级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就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平日里,学生病了,我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带去自己的问候与关心,叮嘱家长要随时关注孩子病情,按时服药、注意休息;一天上午正上课,李坤早餐后肠胃不适,脸色苍白,突然呕吐不止。顿时一股异味传来,我急忙跑过去,帮他擦拭身上的污物。然后让同学找来沙土,我把地面清扫干净又用墩布擦拭。并给他端来清水,让他漱口。事后家长非常感动。

热爱学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工作中我注重用情感滋润他们的心田,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我经常与孩子们聊天,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感受他们的心灵。对待学生我一视同仁,无论学习成绩优劣、家庭贫富。对成绩落后学生,我始终耐心教导;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我更是循循善诱;“冯延”这个小机灵鬼,刚刚二年级在学校可是大名鼎鼎。聪明、鬼点子多、上厕所他都敢爬上窗户欣赏外边的风景、就连六年级的大哥哥下课时走在他的身边,他也敢上前“挑衅” 。就是这样一个淘得不能再淘的小不点,对我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挑战。这个“老大难”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与老师们聊天。为了避免他惹事,刚入学时几乎每天都把他带在身边,成了我名副其实的“小卫兵”。我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讲道理,在思想上帮助他明白努力的方向,在行为上规范他的言行,在生活上给与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书包乱了帮他收拾、午餐时监督他好好吃饭、领巾掉了帮他系好……,生活中的一切一切,我都能照顾周全。这一切,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在我的教育下,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关心与辛苦,自己在成长中变得懂事多了。看着孩子一点一滴在进步,我由衷地高兴。

我深信,爱心可以传递,爱心可以复制,当教师真诚地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们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爱的心灵之语 ,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每当课间,我忙碌地低头批阅学生作业时,孩子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围在我身边,有的举起小手,为我捶背;有的帮我收拾办公桌,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的心里真是由衷的欣慰。

三、 良好的班风  影响学生

有这样一种观点: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叶圣陶先生讲:“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回想孩子们刚刚踏入校门的一刻,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他们的眼中充满胆怯与好奇。为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校园环境,能够融入集体生活。我领着孩子认识校园的每个角落、耐心讲解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从一点一滴做起,细化要求,强化训练、落实检查。班级设立了“一日生活常规”“知错我改”等评比专栏,并采取小喜报、画笑脸、贴红星等适合儿童的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进取心。渐渐地孩子们熟悉了学校的生活,并能够自觉的遵守学校各项要求,每周的“红星班”评比,激发了孩子的班集体荣誉感,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的度过每天的学习生活,看到他们开心的笑脸,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校园开放日”年级表演节目,我班同学主动买来道具、带来演出服装借给他人;为了美化教室环境,学生们自发地带来各种绿植装点教室,花盆虽然简陋,有的是用塑料瓶自制的。但是孩子们的那份热情让人感动;每周一检查个人卫生,李坤主动拿来指甲刀供大家使用;大家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一切为了班集体的荣誉。孩子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班主任是辛苦的!当班主任更是快乐的!在与孩子们一起的日子中,我在尽自己的努力把孩子们教育好、培养成材;实质上,这些可爱的孩子也在把我塑造成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他们就是我的天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直这样坚持着走下去。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