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自己,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发布者:刘丽琴     发布时间:2016-06-30     浏览数:0

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相信自己的能力,接受自己的缺憾。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往往用在学校时形成的理想模式来处理现实中的问题。一旦碰壁,便容易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应当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从积极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青年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 ,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使之更好地适应现实的环境,还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因此,教师无论处于何种心理状态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特别是在心境不佳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和调节自己不和谐的情绪,切不可借题发挥,把学生当作发泄个人不良心境的“出气筒”。否则,最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抗拒和抵触,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效果。在受挫时候保持乐观的态度,做到被人误解时不患得患失:愤怒时能制怒和宽容;过喜时能收敛和抑制;悲伤时会转移,调节;忧伤时能适度释放;惊慌时能镇定沉着。学会用理智的自我调试方式控制不良情绪,保持稳定心态,积极稳妥地处理各种矛盾,从而保持和维护心理健康。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