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原因:
抄袭 广告 违法 脏话 色情 其他
原因补充:
您目前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操作。

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校本研修成果 > 正文

作业标题:【校本研修成果】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交成果 作业周期 : 2020-08-31 2020-10-10

发布范围:全员

作业要求:

结合个人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陶行知先生主张:“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请参训教师结合本次培训学习和自身实践情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到达“会学”的目的。


   【具体要求】


     a. 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


     b.观点明确,符合教育教学实际,有可操作性.;个人独创,杜绝雷同  

     c.为方便批改,请尽量不要用附件的形式提交。(最好先在文档编辑器word软件里编辑好,再将内容复制到文本框提交,操作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     


     d.请在培训平台“校本研修成果”处进行提交,标题须为【校本研修成果标题】+姓名//学校。

     e.请在9月10号之前提交。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校本研修成果】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提交成果

提交者:学员卞建华    所属单位:新安集镇大李庄小学    提交时间: 2020-09-15 18:35:31    浏览数( 2 ) 【举报】

         如何带好学生达到会学?  卞建华  //沈丘县新安集镇大李庄小学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引起我的深思,怎么才是“教会学生学”形式及方法是什么?可谓各有所议。

   在课堂上,虽然是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学生是主体如何体现“主体化”,老师怎样上课?这是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北京市北京小学大兴分校,张建老师谈到,“老师在课堂上关注什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如果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学生学习.一味的灌输,学生处与被动学习状态,是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每个儿童对很多所见所闻的事物都会感到新鲜,心中充满惊奇,于是“好问”就成了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对发生的一切都要问“是什么,为什么?其实这不是儿童旺盛求知欲和好奇心的表现,老师不能忽略`冷却,因为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能提出问题,并且能知道怎样去找问题的答案。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人的思维就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学习能提出问题正反映了学生的需求,这也正是自主学习的一种意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学习,才会真正成为会学习、会思考,能创新的学习主人。
  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讲解、分析,而是把所学、所思、所探的学习过程还给学生。每授新课前让学生预习,在预习中提出自己的发现和不惑等问题,在学习中带着问题在阅读进行交流,找到新发现,新问题,达到新突破。虽然课堂教学不像公开课那样环环紧扣,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给人美的回味,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拘束的提问、探讨,也学得乐于悠悠,能自圆其说。
一、兴趣导入,激发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一节好课,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而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解放“感官”,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要让学生“动”起来,实现耳、眼、口、手、脑的“全频道”接受,“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要做到以上几点,必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实践,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要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学生,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维和方法,同时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潜力。要增强情感意识,注重融洽与学生的关系;要鼓励学生放开思想,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给他们学习创造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
五、对本人教学评价
1、由于课时紧,教学中对于学生放手不够,教学中说的太多。
2、对于学生探究实验有些不能做,即使做了也指导不够充分,导致实验效果不够好。
3、由于学生太多,对于学生关注度不够,无法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很少进行个别辅导。
4、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不够,及时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不够坚持。
六、教学评价应注意问题:
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尤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注意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
  总之,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

老师评语

评语时间 :2020-09-15 20:23:14

校本研修成果

最新校本研修成果

推荐校本研修成果

热门校本研修成果

热评校本研修成果

AI推荐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