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06-23
  2. 作业要求: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623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梅县区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胡贺权     所属单位:五华县河口中学     提交时间:2016-05-27    浏览数:0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年级学科

八年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胡贺权

工作单位

五华县河口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关键

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说明法、讨论法、自主互动和活动体验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平台、热机模型、挂图

软件:制作的课件、视频、flash动画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演示实验来证明声音是靠主动产生的,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举例说明生活中震动发声的应用情况。利用挂图、模型、视频等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章首图,教师用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的语言朗诵配文,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巧妙设疑,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且非常直观的现象。根据图文,你们有哪些困惑的问题?激励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大象靠什么进行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111四幅图,让学生模拟它们发声,激活课堂气氛。学生交流讨论:发生体发声时,有没有共同特征?

重视课堂授课艺术,富有魅力的语言,对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起重要作用。

新课教学(25分钟)

 1、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发声体发声时有共同特征吗?
2
.设计一个简单易做,又富有音乐美的实验。大米也能跳舞:用一部录音机外接一只八寸嗽叭,大米数粒。当学生看到这些器材,顿时高兴起来,有的就叫起来,能听音乐了。将大米放入嗽叭纸盆上,让某一个学生触摸一下纸盆,然后放一段音乐。教师引导:眼看到什么?耳听到什么?此时,让某一个学生再触摸一下纸盆,让学生把两次触摸纸盆的感觉写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交流、讨论:(1)你对喇叭发声时和没有发声时的感觉各是什么?(2)大米为什么会跳舞?(3)发声体发声时的特征是什么?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作用,学生除了动眼”“动耳”“动脑外,还要动手参与,这种富有音乐享受的实验,学生的好奇心容易被激发起来,从而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思维的活跃。

同学们对上述问题,各自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写在草稿本上,然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如何验证你的猜想与假设?

物理学中研究、解决问题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探究。即: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3分钟)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产生的条件

3,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课堂练习(12分钟)

1,课本31

学生参与

板书设计

1,、声音的靠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