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06-23
  2. 作业要求: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623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梅县区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黄志雄     所属单位:丰顺县大同中学     提交时间:2016-05-27    浏览数:0     

丰顺县大同中学黄志雄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内能

年级学科

九年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黄志雄

工作单位

丰顺县大同中学

教学目标

1.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3.了解热量的概念和单位。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实例。

教学重难点

关键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软件:Office中的PowerPoint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己的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的探究一步步走向深入,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的价值,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第一阶段

入新课

演示实验电热壶烧开水,提出问题:使壶盖跳动的能量从哪里来?引导学生思考推动壶盖的能量是什么。

观察壶盖跳动的现象,进行猜想。

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

新课探究

一、内能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1运动的足球,引出分子具有动能。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2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引出分子具有势能能。

教师给出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说明什么是内能。

教师给出内能的定义,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有的知识内,内能的定义与什么能的定义相似?引导学生判断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教师及时补充和完善。

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3提问:低温物体内部有无分子?低温物体有内能吗?与高温物体相比这些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和不同?引导学生思考那些物体具有内能?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引出如何改变内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提问: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让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呢?

引导学生归纳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师补充完善。说明热传递的特点明确热传递的概念。同时给出生活中的实例(用热水袋取暖)

提出热量的概念及单位,明确: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明确指出做功可以使内能增加,也可以使内能减少。

演示:实验一:压缩空气点火,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给出简单的解释。

教师补充说明对物体做功

实验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出现的白雾。

教师补充说明瓶内原有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见,瓶内出现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这是由于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低所致,是物体对外做功

提问:钻木取火冬天搓手取暖等现象,如何解释?

师生共同解释水壶盖被推起的原因。

三、STS地球的温室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关于自己所知道的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

学生联想运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能。

 

 

 

 

学生联想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也具有能。

 

 

学生阅读教材,定义物体的内能。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思考后回答。

 

 

观察图片思考、讨论后,回答。

 

 

 

 

 

 生踊跃回答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探索物理道理的意识,初步学习用类比的方法将不可见的事物用可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物理研究的方式。

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加上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加深对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实验验证和归纳表达的能力。

学会猜想,体验研究的过程,达到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体现生活与物理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进行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

知道物理知识是人们从丰富的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培养学生关心环保的意识和社会公民意识。

第三阶段

课堂小结:1.内能的定义;2.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生思考后回答

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一、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三、改变物体内能方法:


附件

  • 丰顺县大同中学黄志雄教学设计(二).doc     下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