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06-23
  2. 作业要求: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623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梅县区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何细珍     所属单位:大埔县虎山中学     提交时间:2016-06-13    浏览数:0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生活中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

生活中的旋转

 

年级学科

八年级数学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何细珍

 

工作单位

大埔县虎山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旋转的定义和旋转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并通过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观。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的重点:通过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教学的难点:体会旋转性质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同时配合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等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课件

软件:小刀,硬纸板,白纸等

 

教学设计思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这个理念,在教学中,我采用引导探索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同时配合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等。通过主动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境,

 

 

 

 

1、利用多媒体演示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转动现象。

2、根据出示的两幅图提出两个思考题: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2)钟表的指针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风扇的转动呢?

3、根据问题(1)得出这种转动在数学上称为旋转,具有如下两个特点:(1)这些转动的现象中,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转动的。(2)每个物体的转动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转动。

4、根据问题(2)得出:(1钟表的指针在转动过程中,它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只是它的位置有所改变。(2)风扇在转动过程中,同样它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风扇页上的每点的位置所变化。(引出课题)

认真观察图片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

 

 

 

认真观察

 

 

 

 

认真观察

由现实生活进入数学课堂,从身边的数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与转动现象联系,初步了解数学图形的旋转。

 

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图形旋转的本质。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图形旋转的本质。

 

 

 

 

 

 

 

 

 

1、根据前面的两个思考题给出旋转的定义。

2、提问:旋转有什么特征?

3、课件出示课本P78  议一议    

4、探究活动

1)在硬纸板上,挖出一个△ABC,再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

2)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
3)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B’C’
4)移开硬纸板。

提出三个问题:

1)线段OAOA’有什么关系?

2)∠AOA’与∠BOB’有什么关系?

3)△ABC和△ A’B’C’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5、各小组活动结束,教师鼓励各小组大胆回答问题,并选代表回答。

6、播放课件,归纳出旋转的性质。

认真观察并思考

 

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

认真观察思考并回答

 

四人为一组,小组间分工合作,动手操作, 交流讨论,并按提出的问题认真观察。

 

 

 

 

 

 

 

小组代表演示并回答

 

 

认真观察

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数学化。

让学生明确旋转的特征。

 

使学生加深对旋转的理解与认识,并且为下面的探究活动作好了准备。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加深旋转性质的理解。

 

 

 

 

 

 

 

 

 

 

 

 

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明确旋转的性质。

运用

知识

体验  

        成功

1讲解课本P791

 

 

2、提问:这时时针转了多少度?

 

认真思考并回答

 

巩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定义,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物体的旋转。

 

1、基础题:

1)课件出示课本P79做一做

2)课件出示课本P80随堂练习。

2、开放题: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CE顺时针旋转后与△DAF重合,那么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角是什么?

3)连结EF后,△DEF是什么三角形?

 

 

 

 

 

 

学生认真思考完成并积极发言。

学生认真思考完成并积极发言。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将新知识内化为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让全体学生各有所得,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吃不饱的问题。

1、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在反思卡上写下自己的收获,然后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汇总。

引导学生反思,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其主体地位。

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旋转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1、必做题:

1)课本P80  1

2)思考:课本P79做一做和P80随堂练习还有其它答案吗?

2探究题

已知,如图正方形EFOG绕与之边长相等的正方形ABCD的中心O旋转任意角度,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学生思考,准备下节课口头回答。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更为开放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旋转

1、     图形旋转的本质

2、旋转的特征

3、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定义

4、应用


少教学时间安排。用附件上传较好。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