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06-23
  2. 作业要求: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623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梅县区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陈秋琼     所属单位:五华县双华中学     提交时间:2016-05-30    浏览数:0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年级学科

七年级数学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陈秋琼

工作单位

五华县  双华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两个推论。

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推论进行有关证明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体验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性图形。

经历操作、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精神,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精神,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难点

关键

1、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证明。

2、教学难点

三线合一的理解及例1的讲解。

教学方法

让学生体验等腰三角形是一个轴对称性图形。

经历操作、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

软件: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路

   按 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具有启发性 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用教具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折纸活动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再通过解决适当的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的 分析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观察联想。

    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网站,进入学习资源栏目,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栏目,观察相关图片。

  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几何图形?(等腰三角形、四边形、梯形…….)

 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联想,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

()设问质疑,探究尝试

 

 

 

 

 

 

(三)独立思考,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交流创新

 

 

 

 

 

1、学生动手折叠,当两腰重合时,找出发现哪些结论。

2、交流发现的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或(两底重合,折痕是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

3、用语言表达得出的结论

   辨疑]由观察发现的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需要证明,怎样证明?

 

 

提示:对于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能进行论证,请学生动手试一试。

请一名学生板书证明过程。

总结:

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思考回答:在得出ΔBAD与ΔCAD全等后,除了得到∠B=C,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讨论得出: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板书)

1、学生动手折叠,当两腰重合时,找出发现哪些结论。

2、交流发现的结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或(两底重合,折痕是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

3、用语言表达得出的结论。

  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把期望带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交流讨论后,请学生讲解证明思路:(共有三种辅助方法)

1)作∠A的角平分线AD2)作ADBC(分析此种方

法目前是不行的)

3)作BC边上的中线AD

学生讨论:

4)由BD=CD,ADB=ADC=90°可知:AD平分BC,并且ADBC,从而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

让学生温习、重现已学相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所以,在这里力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表达,使学生充分感知等腰三角形性质。

 

 

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把期望带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组织学生探索、交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一个既有独立思考,又有互相合作,广泛交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补充评价,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五)电脑操作,动态验证。

 

 

 

(六)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辨疑:一般三角形是否具有这一性质呢?

 

 

 

1.如图:某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柱ADBC,屋檐AB=AC,求顶架上的BCBADCAD的度数。(电脑显示人字型横梁的图象,通过增加条件,演化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分析思考,讨论得解)

 

进入《几何画板》构造三角形的三线,动态验证。

 

 

 

学生通过本机网占资源调出例2

通过变换条件,演化为例2

1)已知:如图,AB=AEBC=DEB=EMCD中点.求证:AMCD

(2)(3)通过变化条件与结论,强化对推论的理解.

4)要求学生书写.

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条件,通过教学软件的运用触发学生求知探索心理的生成,自觉努力地调集思维和旧知纷纷指向新知,成为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助推器

 

  掌握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应用,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让学生获得从问题中探索共同的属性和规律的思维能力。

七)反思归纳总结提高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哪些知识?

到目前为止,证明两个角相等的方法有哪些?

本节课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对你今后学习有什么启示?

2、布置作业:

学生对内容进行反思后,口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这样进行课堂小结,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设计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

一、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对等角

      2、三线合一

 三、应用 例题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