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06-23
  2. 作业要求: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623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梅县区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罗丽莹     所属单位:丰顺县龙山中学     提交时间:2016-06-01    浏览数:0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合并同类项

年级学科

七年级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罗丽莹

工作单位

丰顺县龙山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3)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 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确定以下重、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设备

软件:PPT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北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2.思维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较成熟,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温故而知新

PPT展示

1. 5+3=       ,       42=         .

2. 2 ab的系数      是次数是          

3. 组成多项式2xy-3 xy2+1的项分别为    ,    ,    .

4.  30+50=            .

学生小测

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作铺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情景1

PPT展示

问题1

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熊猫与熊猫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何不把老虎与熊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

问题2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事物也需要分类?能举出例子吗?如:垃圾、零钱、水果及各种产品分类.

2)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在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于引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加强学科联系,并注意联系生活,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形成概念

议一议:

10a20a 

2b2 6b2

 -9xy 5xy

5ab -13ab

有什么共同点?

2.思考:归为同类需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引导学生看书,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定义)

学生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创设情景2

如果一个多项式中含有同类项,那么常常把同类项合并起来,使结果得到简化,那么怎样才能把同类项合并起来呢?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通过对简单的、熟悉的数量运算,激发学生学习合并同类项的欲望,从而较自然的引入新课题。

层层追问

引出法则

合并同项的步骤

巩固法则

尝试训练

问题1

3ab+5ab=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xy2+2xy2=_______ 理由是_______

3a+2b=           理由是_______

问题2:不在一起的同类项能否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为什么?

例如:6xy-10x2-5yx+7x2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类项结合在一起,原多项式的值不变。

合并同类项:
 
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法则:

1)系数:各项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

2)字母以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

6xy-10x2-5yx+7x2 

=(6xy-5yx)+( -10x2+7x2)—移

=(6-5)xy+(-10+7)x2 —并

=xy-3x2              

尝试训练一:

(1)  3x-8x-9x

(2)  5a2+2ab-4a2-4ab

(3)  2x-7y-5x+11y-1

尝试练习二:

当x=2,y=3

求多项式                    的值。

对比计算:同桌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以得出较优化的方法——先化简,再求值。

例题:已知a=    , b=4,

求多项2a2b-3a-3a2b+2a的值.

小组共练互批,及时纠错,共同提高。

求多项式的值,常常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再求值,这样比较简便。

分解难度,设计过渡问题,使学生能自然的感受法则的探索过程。

以一道例题的训练为桥梁来得出合并同类项的一般步骤。体现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参与的理念。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与生活:

某住宅的平面结构如图所示 (墙体厚度不计,单位:)

 (1)该住宅的使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房的主人计划把住宅的地面都铺上地砖,若选用的地砖的价格是30/平方米,其中x=4,y=3那么买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元?

学生思考

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想象力,启迪创新,应用意识。

课堂小结

1.谈一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2. 课堂感悟:

1、什么叫合并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什么?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小组讨论

进一步让学生巩固基本知识,渗透数学分类思想;使知识结构更完善。

布置作业

见课本

 

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陷,起到课后巩固和反馈作用。

板书设计

课题

1.合并同类项定义                                  

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小结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