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标题: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时间:2016-06-23
  2. 作业要求: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截止提交时间为623日,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梅县区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3. 发布者: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提交者:廖红春     所属单位:梅县区丙村中学     提交时间:2016-06-08    浏览数:3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中国的地理差异

年级学科

八年级地理

课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廖红春

工作单位

梅县区丙村中学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中国的地理差异以及影响因素;

2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多媒体电脑教学平台

软件:PPT   

 

教学设计思路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6分钟

   同学们,假期大家有的会留在家度过,有些同学可能跟家里人出去旅游,那么能分享一下在家或者到了外地的假期感受吗?现在请几位介绍一下那些地方情况好吗?

  展示中国地图,指出同学介绍的地方,引导同学们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1、有几位学生说说自己旅游看到的景物特点,对照不同。

2观察地图,分享当地的植物、河流、建筑、饮食等状况。

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国不同的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的;激发学习兴趣(课件出示图片)

学习新课:(25分钟

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方面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将每大组的学生分为三小组,通过阅读图5.1,分别讨论我国自南向北的气温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在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降水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自西向东的地势变化以及其景观差异,并发表小组讨论结果。。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和以北地区的地理差异。

多媒体展示:南方、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

 

学生归纳:

人口、城市、交通:东密西疏

经济:东部高、西部低

活动:同桌间演示图5.2,并思考作息差异的原因:

发表意见

 

认识中国的地理差异1

自然环境的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2、了解到秦岭淮河重要的地理意义,通过对主导因素的分析我们对中国的地理差异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更加具体。

(课件)

拓展延伸 ,提升精华

6分钟)

让学生完成第五页活动题

 

同学们观察书本第四页图,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巩固提升,学思结合

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8分钟

中国的地理差异很大而且类型多样,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一部分,今后我们 主要学习不同区域的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希望我们能带着激情、好奇心去认识大中国。 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完成《初中区域地理导学》相关练习

通过学习不同区域的位置、自然、人文环境等,希望学生能带着激情、好奇心去认识大中国。

板书设计

1、自然方面:

            自南向北(气温):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东南沿海往西北内陆(降水):距海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自西向东(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方面:衣、食、住、行的差异

3、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