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项目首页 > 研修作业 > 正文

作业标题 :任务二:教学设计截止日期 : 2016-11-20

作业要求 : 要求:

下载附件《教学设计模板》模板填写内容, 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设置教学设计内容。要求每个栏目必须填写完整,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原创,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请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逾期不能提交。

为方便坊主审阅,上传的内容如果不含格式、图片、公式请直接复制粘贴至文本编辑框中发布,不能直接发布的请以附件的形式上传,文件名称以“单位+姓名+教学设计”命名,比如:梅县区第一中学张三教学设计。

【仅为建议,不做考核】按照教学设计方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请同校老师帮忙借助手机、DV将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课堂教学视频上传至本栏目下,录制时间控制在10-40分钟,内容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其中某一个指定的教学环节。

作者 :项目管理员

任务二:教学设计

2016-10-18提交者:学员李伟浩浏览(1 )

教学设计方案

题目

内能

级学科

九年级物理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李伟浩

工作单位

兴宁市宁中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能简单描述同一物体其内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验和体验活动,知道通过做功和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能判断热物体内能是否发生改变和用什么方法改变内能及热量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关键

教学重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物体对外界做功;

教学关键: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教学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和体验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与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分析具体实例,促使学生尝试应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释具体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通过对内能认知过程中的几个片段,让学生感受人类认知内能过程中从宏观跨越到微观的伟大和人类认知过程中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

2)通过学习,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关科学技术中的物理学道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建立正确的科学观。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电子白板

软件:希沃互动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宏观现象类比得出微观实质,理解内能的概念。

2、联系生活实际例子,结合互动实验进行总结。

3、互动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引入新课(出现流星雨的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流星雨会发光发热?

(二)新课教学:

1物体的内能

1教师:内能是怎样的一种能?

(学生观看课件)通过类比法认识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让学生清楚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教师:

(注意)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2教师: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焦耳(J

3)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

(教师)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4)(学生观看图片)回答:怎样判断物体是否用内能?

教师:炽热的铁水,温度很高,分子运动激烈,它具有内能。

  冰冷的冰块,温度虽低,其内部分子仍在做无规则运动,它也具有内能。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而不一定有机械能。(如停在水平地面上的飞机具有内能,没有机械能)

5(教师提问)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回答)

①温度(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决定了分子动能)

②体积和状态(分子间的距离影响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分子势能)

③质量(主要是分子数目的原因)

6(学生动手)普通的一根铁丝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即使它的内能增加)

①放在太阳下晒②在石头上摩擦③放在热水中烫④放在火上烧

⑤用锤子敲⑥放在手中捂⑦用力反复弯折

教师:将这些方法分两类,说说你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学生:(热传递)①③④⑥(做功)②⑤⑦

教师:(结论)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教师从热传递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开水加入冷水中变成温水的现象

(学生回答)

①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板书)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Q),热量的单位是J(板书)

③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板书)

④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板书)

⑤热传递的过程实质:内能转移的过程。(板书)

实验观察1

(学生观看)压缩空气引火仪实验(视频)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

①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空气

②为什么要放入易燃物(如干燥的棉花或碎纸巾)?——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③实验说明了什么?——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会增大。

(教师小结)外界对物体做功,本身内能增加

实验观察2

(部分学生动手实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演示器(自制)

(学生根据问题回答)①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瓶塞跳起——出现水雾

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空气膨胀对活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形成水雾。

教师:(提示)转换法,出现水雾说明空气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了。

教师:(小结)物体对外界做功,本身内能减少

教师:(结论)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互相转化。(板书)

(三)课堂总结:

教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及内能改变方式。请同学们用“一定”和“不一定”完成下列填空。

学生回答:

(四)布置作业:课本P10 (1,2,4)


1、(课外实践题)在空的矿泉水瓶内滴几滴水,然后盖上瓶盖。再用力拧塑料瓶身,使矿泉水瓶内的压强增大,拧到一定程度时,用手轻轻推瓶盖,只听到“砰”的一声,瓶盖飞出,接着看到瓶口冒“白气”。瓶口“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瓶盖飞出时的    转化为            

2、(课外观察题)冰壶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如图是中国队在某次比赛中的一个场景,当一名队员掷球时,由两名本方队员手持毛刷在冰壶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以改变冰壶的滑行方向和速度,使冰壶能准确到达营垒的中心,请说明其中的原因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内能

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单位:J

1)内能不同于机械能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内能与温度、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

①热传递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Q)。(单位:J

③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④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

⑤热传递的过程实质:内能转移的过程。

2)做功

①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②做功的实质:内能和其它形式的能之间互相转化

 

老师评语

研修作业

最新研修作业

推荐研修作业

热门研修作业

热评研修作业